麦子

转业等待的日子我在家里陪孩子,也算是真正寝润在家庭生活里了!五岁的女儿勤奋好学,这两天缠着我教她包饺子!我以前几乎不会做饭,女儿有了恳求,我当然得努力实现。

牵着女儿的小手,一起去购买食材,一起洗菜,一起剁馅拌馅,一起包着饺子,聊着女儿的话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着女儿那满脸的童真,我的思绪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麦子,曾经是我们家的‘’救命粮‘’。在八十年代,老家农村还要交‘’公粮‘’、‘’余粮‘’。山区的老家,田地都很少,粮食产量很有限,特别是水稻。但是公社要求上交的主粮是优质的稻谷(交的时候要筛选的,不合格,还得挑回家),麦子、玉米、土豆属于杂粮。每年父母都精心耕作,但是交了‘’公粮‘’和‘’余粮‘’(也不知道这‘’余粮‘’是什么意思,反正还得余外交,不管今年是不是有余粮)后,家里的稻谷也就够全家五口吃三个月到半年,想全年吃米饭是完全不够的,更是没有钱去买(粮站管着,也很难买到)!

没有办法,水田是没法找地方新开垦了,甚至山地该开辟的也开辟完了,我家几乎没有荒地!父母只好在自家桐梓树林和油茶树林里再套种小麦、花生、玉米、豌豆。这些杂粮,也就小麦的产量稍微高些。

于是,全家一年的主要粮食变成了小麦而不是大米。南方人是以吃大米为主的,刚开始,全家大人小孩都有些不适应,吃不惯杂粮。记得弟弟那时常常说:见到玉米窝窝头和小麦窝窝头都想吐。我最怕玉米窝窝头,觉得太粗燥,吃到胃里还胃酸。

主粮不够吃,当然肉也很少能吃到了!油水不够,这些粗粮吃起来就不耐饿,不会长脂肪,全家人都瘦瘦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奶奶知道我们吃杂粮耐不住,每天总要想办法给我们吃一顿米饭,他们吃杂粮时就给我和弟弟用碗单独每人炖一碗米饭。为了让全家吃小麦不重复不难受,就变着各种花样做。比如除了做成窝窝头,还做成面条,做成面块加蔬菜,还会用来包饺子。

饺子是我和弟弟最喜欢吃的了,因为里面会有点猪肉馅!猪肉馅的饺子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吃的,就我们几个小孩能吃到。奶奶会叫堂哥堂姐堂妹来吃,或者给他们也送一点!而家里的大人,就吃白菜馅或者土豆馅的饺子。有一次,我吃了一碗,刚开始还觉得味道不错,越吃就越觉得难以下咽。到了晚上睡觉,胃里就开始翻滚,嘴里直往外冒口水,胃里很难受,一晚上也睡不好觉!按老家的说法,因为素菜饺子没有油水,所以‘’刮胃‘’!

那些年家里物质匮乏、缺衣少钱,但是奶奶和父母从来没让我们饿肚子,她们凭着勤劳和智慧把杂粮做成主食的味道。我们吃不惯窝窝头,吃不惯洋芋饺子,奶奶和妈妈就研究其他做法。比如玉米饭、土豆饭、豌豆饭、豌豆粉、玉米粉。。。现在如果做来吃,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是原生态、超级美味!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由于小时候经常吃杂粮,吃面食。以致于到现在,我都比较喜欢面食,很多人还以为我是北方人或者在北方长大!

感谢那个年代,感谢自信坚强的奶奶和勤劳善良的父母,感谢那个互帮互助的大家庭!在那个很多人挨过饿的时代,没让我们挨饿!更没有让我们精神受到任何损害,我们从来不羡慕不嫉妒,我们从来不自卑泄气,我们从来不恃强凌弱,我们那时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勇气十足。。。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在回忆起来,我的童年快乐无比、幸福满满!

麦子,中国东西南北都能见到的物种,却给了我童年更多的温情回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老家皖北平原,端午节前后正是麦子成熟的时节。我的记忆里,端午节就是小麦的节日。翻开日历,你会发现,端午节常在小满...
    微凹阅读 585评论 2 2
  • 苦夏,蝉声如浪。下午五点半,川陕交界处水碾镇外的土路上,一条蛇横在那里,像条烂抹布。 你一定要问了,这有什么大惊小...
    孙铁柱阅读 449评论 0 0
  • Paragraph。1 时间:1933年5月 地点:湖南长沙 近些年来天下不大太平,尤其是这...
    白衣当归x阅读 571评论 1 0
  • 第一章 神经重构:指的是人脑进行自我更新的能力。 工作记忆:在这个虚拟的寻找钥匙的过程中,你的大脑将记住的信息从潜...
    Vicky_a9b2阅读 432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