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看悬疑系列的电影,也不知道为什么,估计是不想自己的思绪被人牵着走。
《东方快车谋杀案》好像是本小说改编的,没看过,所以没办法与小说进行对比,就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好了。影片的一开始设在圣城耶路撒冷,一开始便展现了波洛对细节的在意,两个鸡蛋要一样高,一样宽。在踩着牛粪时,同时展现了波洛对世事的看法不同,一脚踩着牛粪后,另一只脚再踩一下,就为了平衡,或许可以把他的这种简单行为理解成公平。在波洛的世界观中,只存在黑或白,对与错,没有灰色地带。
或许是多年的劳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使得波洛觉得有些而疲惫与心累,甚至见不惯面前的人领带歪了。波洛踏上行程,却在日常的谈吐,细节中显示出他的观察入微。他可以在谈吐中,知道对方的职业,清楚对方的目的地(我觉得我要是在生活中有这么一个朋友,八成我要崩溃的,什么都瞒不住他)。
剧中有那么一段我看得不是很明白,大侦探聪明决定,推理能力异于常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想不通,在一个领事馆的人来找他时,他竟然能够在对方什么都没说的情况下,推断出对方是因为一件什么事来寻他。
波洛是一个充满正义感和责任心而又有原则,有想法的大侦探。在所需要的正义面前,他尽管很不爽,但仍然放弃了假期,答应前往帮忙。快车上,在德普所饰演的雷切尔高薪寻求庇护下,波洛不为所动。其一,他希望有三天可以享受的快车时光。其二,在雷切尔不算委婉的交代中,他认为自己不能帮他。因为,波洛的原则是只帮助真正清白之人。然后,雷切尔就死了!就死了!死了!蹦着德普去看的电影,出场就那么一会儿,然后就让德普去领盒饭了!!这一点要差评!差评!
原本波洛不打算多管闲事,却在快车老板提到种族歧视下,黑人医生一下车就会被随便定罪而展开调查。一辆豪华快车上,十二名乘客,每一个都有嫌疑,却每一个都有证据表明和密室杀人案毫无关系。每一次在波洛推理出一个嫌疑犯的时候,剧情总在惊人的反转。不自觉的跟着波洛的思路一步步的推理,全神贯注的投入剧情推理当中,突然一道枪响!差点没把老子吓死!这一点刺激!这一点不爽!所以不差评也不好评。
因为对悬疑系列没有过多的涉猎,看得最多的顶多就是《名侦探柯南》,一直以为,所有推理,到最后凶手都只有一名,最多两名。而《快车》刷新了我对悬疑剧的认知!这看着在快车上的一起谋杀案,竟然与一起多年前的幼儿绑架撕票案有关,每个人的身份都不像表面一样那么简单。在车上看着毫不相识,没有丝毫关系的12个人,背后竟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最让我震惊的是,风韵犹存的阿姨,竟然是幼儿的奶奶!摘掉头套的那一瞬间,震惊我了!
尽管这一切都显得毫无关系,可是在波洛的不断梳理,推测下。事实逐渐浮出水面。凶手从来不是一个人,凶手是每个人。第一次听到波洛说出这真像时候,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悬疑还能这么与众不同!每一个人上车都是抱着同样的目的——杀雷切尔。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计划,然而却因为一场雪崩,因为波洛的到来,一切崩溃。而计划的崩盘,带来的也是波洛世界观的崩溃。
因为所谓的正义没办法得到伸张,法律的公正无法得到体现。心中的苦怨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增加,十二个人走上为心中公正而放手一搏的道路。当我们所期待的公正无法为我们所公正时,我们是否也会走上自己的复仇之路?波洛的世界观被模糊了。到站时,他向警察撒了谎。我不觉得波洛错了,正如波洛说过的,他只为清白之人工作,而他撒的谎,为的就是弥补法律所无法顾及到的清白。
剧末,我猜波洛的世界观又回复了。因为,他又看人家领带不爽了。
最后,我要说,其实思绪被牵着走的感觉也挺不错的,有空时候一定要看一遍原著《东方快车谋杀案》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