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窗外毫无预兆地下起了雨,秋意渐浓,屋里凉飕飕的。
我亮起床头的台灯,看着卧室四面干净温馨的墙壁,突然心生感慨……二十年前,就在这座城市的北边,有一个熙熙攘攘、道路纵横的小城,那里没有绿树成荫,没有名胜古迹,只有刻在我心上的,那一缕缕炊烟……
那时,父母带着我们姐弟四人住过60平米的出租屋、住过他们做生意租赁的仓库,记忆中我们总在搬家,记忆中冬天总会被冻醒……
也许是上天怜悯,父母的乐观和勤奋让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很快乐,完全不觉得辛苦,反而还有点温暖。
“把自己的东西打包好,用箱子或者袋子,我跟你爸装大件,抓紧时间啊!”妈妈兴冲冲地冲我们四人说,我们知道,这是又要搬家了。
每次搬家,他们都不会提前告诉我们,也不告诉我们要去哪里,只是每次都看到他们很高兴地忙里忙外。
两个姐姐跟在父母后面忙着递着东西,我和弟弟就蹲在角落里嬉笑玩闹。
“你看,这是我丢了好长时间的那只’小青蛙’,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了呢!太好了,我的城堡又有’国王’啦!”我坐在小马扎上,一边收拾,一边跟弟弟在犄角旮旯里找那些被遗漏的玩具。
“姐姐,快看我的袋子,都要’爆炸’啦!我不装了,我要去寻宝,找找还有没有其他的玩具!”弟弟胖嘟嘟的小手放在袋子上,撒娇似的让我帮他“善后”,然后自己围着屋子找“宝贝”去了。
晚上八点多,在姐姐的帮助下,我们终于把东西打包好,然后看着父亲用他送货的小车一趟一趟地把东西搬到了新家。
那天,是我们从仓库搬到楼房的日子。那年我7岁,大姐11岁。
到了新家,父母二话不说,先把床铺好,把家具摆整齐、擦干净,母亲就去了厨房,叮叮当当地忙起来。当时已经是晚上十点,饥肠辘辘的我们眼巴巴地看着眼前的东西,从像山似的一大堆,一会儿功夫就变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然而,饿到无力的我们,已经精疲力竭,完全高兴不起来,眼神空洞,甚至有点难过……
“孩子们,吃饭吧!”
听到“吃饭”,我们四人齐刷刷地抬起头,瞬间精神起来。随后便看到妈妈端出四碗热气腾腾的葱香面条,笑着说:“都饿坏了吧,妈妈忙忘了,快来吃饭吧,慢点吃,有点烫!”
我们像四只快乐的小麻雀,一个跳跃跑到餐桌前,惊喜地发现,每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上还卧了一个荷包蛋,那香喷喷的味道,让饿到眼冒金星的我们恨不得一口吃掉。
正吃着,我抬头看了眼妈妈,她微笑着,眼睛红红的。
“妈妈,你怎么了?你和爸爸怎么不吃?”我好奇地问。
“妈妈不饿,妈妈太高兴了,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妈妈说着说着,突然哽咽了。
我们明白妈妈为什么哽咽……这些年,父母带着我们大大小小四个孩子,从偏远的农村来到这座城市,受尽了多少白眼、吃过了多少苦头、咽下了多少委屈,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虽然我们年纪不大,但我们能感受到父母的不易,从小我们就知道,无论搬到哪里,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
这座城市写满了我们一家人征服生活困境的倔强,无论搬过几次家,换过几个地方,父母在的地方,就是老家,就是我们灵魂寄托的地方。
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被冻醒过,父亲也不需要在屋子里生火取暖;从那以后,妈妈不用因为清理烟囱搞得屋子里尘土飞扬而担心;从那以后,我们告别了因为屋里潮湿,周一上学早上蹲在炉子边上烤校服的日子;从那以后,睡觉再也不用担心老鼠跑到床头,妈妈疯了一样的帮我们赶走……
那些年很难熬,也很快乐。我们住的房子虽然不大、不豪华,却很温暖、很有爱。一家人常常围坐在炉子边烤地瓜、烤瓜子、讲故事、玩游戏……似乎屋子再大一点都会觉得冷,再小一点也装不下,这样大小刚刚好。
那段时光,一生难忘!
我很自豪,父母是有爱心的生意人。他们常常为了不耽误客户的订单,连夜送货;因为卖出了不合格产品,赔本回收……他们也因此结交了很多朋友,为自己埋下了幸运的种子,撑起了整个家的生计。
如今,我们四人已经长大,生活在不同的城市。父母也临近退休,除了照顾忙碌的生意,平日里养花种菜、下棋唱歌,打发晚年时光。
这样的父母,是上天给我们四人最大的恩赐,未能守在他们身边却成为我们最大的遗憾。
父母是懂得知足、懂得放下的人。他们常说,在这个城市打拼的每一天都很辛苦,但只要回家的时候看到一家人都在、早晨的阳光依然灿烂、冬日夜晚温暖如春,他们便放心了、便圆满了。
他们常说,常回来看看,家里一切都好……
因为工作,我已经离开这座城市六年了。回看小城,她的每条街道、每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六个人坚实的脚印,那样清晰深刻;在那里,每个清晨、每个夜晚都闪耀着无限的希望,那样五彩斑斓;在那里,每片云彩、每颗星辰都透着温柔的笑脸,从未改变……
小城并不美丽、也不张扬,却永远炊烟袅袅、垂柳依依,成为我一生挚爱的,温暖的港湾……
作者简介:
资深HR一枚,爱生活,爱文字,愿将此生所见浓缩成一个个故事、一首首诗歌,把悲欢喜乐与懂的人分享,用简单的文字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把生活过成诗,用诗点缀生活。
【九洲芳文•乡情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