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时学校还没有开设通用技术教室,每讲到《工艺》那节课,总在教室里干巴巴的讲,学生的积极性怎么也调动不起来。自己比手划脚累得不轻,学生还是瞪着茫然的大眼一脸无辜,还是不知那些工具怎么使用。自己更像小偷一样不敢多看学生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所以总是简单讲讲,草草收场。
那天,在办公室和同事们讨论了好久,终于有了两全其美的办法。
我们学校有个木工房,里面有很多木工的工具,于是就和里面的木工师傅协调好了,答应我们领着学生到厂房参观。于是下节课,我领着学生熟悉了木工工艺的一些工具,而且让木工师傅给我们演示了工具的用法。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到这些工具非常兴奋,好不容易才把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而且有一些学生还主动的和木工师傅探讨问题,自己动手比划比划。
第二节课,我们又到了木工房,这次不是来单纯的参观了,我把学生分了六个小组,给了六张破旧的桌子或椅子,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把它们修好。
虽然第一次学生的动作是那样的笨拙,虽然第一次学生把桌凳越修越坏,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体验,但是毕竟是我和学生们的第一次实践,我们都流着汗,笑的很开心!
所以我想告诉那些没有机会到实验室里做实验的老师们,社会其实就是一个最大的实验室,用智慧的眼睛去寻找吧,一定能找到适合学生的那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