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姥姥家住过一段时间。彼时我的三个舅舅中只有大舅已经结婚,但尚未分家,所以,每当吃饭的时候,总是一大家子围坐。吃饭的时候是姥姥最忙的时候,总是无法一直坐着吃完一顿完整的饭,一会儿给这个添饭,一会儿给那个拿一个煎饼,一会儿小孩子的筷子掉了一根,姥姥一边再去给小孩拿一双新的,一边玩笑说家里要来客人呢……我们一大家子就这样在饭桌上享受姥姥的照顾。时间很快啊,转眼饭桌上最小的我也已经三十多,姥姥也已近九十高龄。上周回去看她,她依然要张罗着让我们在她家吃饭。我们连忙推辞说妈妈在家等我们回去吃午饭。姥姥年纪大了,自己做饭吃尚且吃力,我们要是那里吃饭,怕累着她。
我的记忆中,父母一直忙,早饭与午饭很少全家人一起吃,晚饭聚在一起的时候,也多是母亲帮我们把饭盛好,其他的也是靠我们自助,所以一直到我出嫁,母亲主妇的形象也不如姥姥的主妇形象清晰。
结婚后的七年,都是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即使现在,午饭和晚饭也是在婆婆家吃。公公婆婆均已退休,日常时间都在照顾我们的生活。饭间,他们给我们添饭,把新做的菜放在我们一边,把剩菜放在他们一边。他们叮嘱我多吃某一种蔬菜,又哄我女儿多吃什么可以长高,又和我说某种食物不胖人,可以多吃,又说不必减肥……
时光流转,女儿上幼儿园大班后,我们决定搬出来自己住。日常我做早饭,其他两餐去婆婆家吃。周末如果我不加班就自己做饭,成为我们小家的主妇。成为主妇后,我猛然发现自己仿佛成了姥姥、妈妈和婆婆一样的人,做饭时候平衡每一个人的口味,在饭间照顾先生和女儿,给他们添饭、拿勺、换筷子、盛汤……每次我都吃得很慢,看哪一种菜剩得多了我就多吃一点,他们爱吃哪一种,我便少吃一点,像极了姥姥和妈妈辈的主妇。这就是主妇的传承吗?我是在主妇的身份里丢失了自我吗?我会变成各种鸡汤文里描述的那种毫无家庭地位、灰头土脸的主妇吗?传统的主妇与爱自己之间是必然矛盾的吗?
我思考了很久发现,其实并不矛盾。我在做早饭的时候也是无论多忙都要给自己煮一杯现磨咖啡呀,我在做饭的时候也是会做自己喜欢的蔬菜呀,我在琐碎的家务之余也是会平衡出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呀……做一名既为家庭付出又保持自身完整独立的主妇确实有许多事情需要平衡,但是一定要努力去做,因为,多年以后,女儿一定会想起她奶奶和妈妈是怎样的主妇形象,这对于她自己在家庭生活所扮演的角色必定有很大的影响吧。毕竟,我们那么希望她独立完整地爱自己,也那么希望她承担在家庭中的责任,而不是一味地享受他人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