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年终总结自己的读书与写作时,读书以本计算,每年大概40本;写作以字数计算,0。一个小兄弟说,读书不能以本的量计算,以本计算太笼统。说的有理。书有薄有厚,岂能作为统计单位?于是,今年的读书、写作都以字的量计算,想想都得意。统计如下:读书字数,约447万字(借来读完已还回去的书估摸着算,以我的脾气就往多里估摸了。)之所以用上“大约”,是因为我对数字不敏感,怕计算不准确,但是请大家放心,还不至于多出一个0去;写作字数,《简书》上给出的数字是10.7万字。
翻书,演算,总计,好不容易计算完,忽然觉得很麻烦,看着算出来的数字觉得很好笑。一份纯粹的个人总结,又不是“总”给别人看的,何必如此仔细?一个语文老师为何要在数字上这样难为自己?化费了大量的时间,最后被数字搞得晕晕乎乎。而且,这样的计算一旦发出去,弄不好会被人质疑“其目的何在?”弄不好还被人嗤笑,“读这一点书还拿出来晒,真真自不量力。”而且,这点数字的阅读量在很多人那里是不足为道的,“别人都不说,你还来个总结?真真是“好意思!”而且,数据有时模糊点还能糊弄人,精确了反而遗人话柄。越想越不自在。可是我又能去怪谁?总不能怪建言的小兄弟吧?想来想去只能怪自己没有一双“善听”的耳朵,只一味地的去听,却不会因“事”制宜、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地去决断,结果……
小时候读过一篇名字叫“老人、孩子和驴子”的寓言故事,当时不明白那老人为什么那么没主意,一会儿听这个人的,一会儿听那个人的,弄得自己无所适从,身心疲惫。现在渐渐明白老人的心理,就是那位老人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一会儿怕别人评价自己不爱幼,一会儿怕别人评价自己愚蠢,一会儿又怕别人评价自己对待动物残忍,于是老人选择听从每一个人的意见。老人也想取悦别人,想让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评价是正确的,于是就选择了盲从每一个人。最终结果是老人和儿子抬着驴子回去了。其实,于老人而言完全没必要听任何一个人的,自己想骑驴就骑驴,想让孩子骑驴就让孩子骑驴,想两人一块儿骑就一块儿骑(只要驴子驮得动),N种选择都与他人无关。当然,错也不在路人,每个人都要自己的思考和角度,都有话语权,只要不是侮辱别人强迫别人裹胁别人等不正当行为,评价也属正常,即便每个人的评价都是在质疑老人,也无可厚非。
所以说,老人没有做到善听,还是自己的心态有问题,如果明白自己所做究竟为何,就能根据自己的目标方向去选择地听,结合实际情况去决策,实事求是去取舍。如果你所做的只是为了取悦别人,那就会盲从,盲从的结果就会无所适从。
现实生活也是如此,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评价和议论,不是每一种意见都适合自己,选择性得去听才不累,也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