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学记录及反思

第一节课,检查了读课文,然后梳理了情节,并概括了主要内容。真是惊喜,孩子们写得都很好。周二状态回来啦!

今天还是《穷人》,我问孩子们(依据他们昨天的概括):明明桑娜收养孤儿是善举,为何她会忐忑不安?孩子们答因为穷。接着我引导,从哪里看出来他们的穷?孩子们在一二三段找的都很不错,发现了很多我以为他们找不到的细节。同样他们找到了西蒙的穷,穷人的邻居。

这么穷,但是她善良,找善良有爱的细节。孩子们找的也很好。然后我问如果你是桑娜,你该不该收养?注意,问题是该不该,不是会不会。孩子们都摇头,并给出来了理由(穷,仿照第二段,从丈夫到自己到孩子)。

但是我觉得我这个问题没有设计好,如果换成——先问为何忐忑不安(生找穷的证据),然后问该不该(因为穷,第二段),再问从文中找桑娜会收养的细节(有爱的细节),这样会更顺畅一些。

然后反复读了第九段心理描写,分析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心疼担忧紧张后悔等等,并朗读。之后,问为何不写得简单果断,如同五壮士狼牙山的“斩钉截铁”,这样会不会更好?学生沉默,然后我让他们在书上做了笔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