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46——知识无价

知识本无价,有人视它为瑰宝,有人视它如草芥。

知识来源于认知、来源于思考、来源于亲自实践,即“实践出真知”。

一,认知是自已主动行为,是一种本能。

认知包括认识和知道。

认知从哪里来?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别人的所见所闻。

增加自己的所见所闻就是用眼睛去看这个世界,用耳朵去听这个世界。

获得认知的第二途径便是别人的所见所闻,可借助于读书及阅览,也可通过道听途说。

即“行干里路,读万卷书,交各路朋友”认知便自然而来。

近年来流行的“知识收费”,虽是市场经济在知识界的一种应用,但不乏真知灼见之人,敢于收费自然有其收费的道理。

因此,认知是自己的主动行为能力,是一种可调节能力,就像身体上的肌肉一样,要想发挥其作用,应日常加以锻炼。

交朋友,接触不同的所见所闻。

常读书,领略作者的历史见闻。

常旅行,丰富自己的所见所闻。

当然还有“买”别人的所见所闻。


二,思考是加工认知的机器,生产力来自于这部机器的运转。

不同的人、不同的时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背景给你的认知材料是广泛的。

如何去挑选?如何去伪存真?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何是糟粕?何是精华呢?

认知并不像黄金矿藏,明确知道获取其价值最高成份。对待认知,需要是对它需进行“为什么”检测。

为什么天是蓝的?

为什么草是绿的?

为什么太阳从东升起?

为什么月亮有“盈亏”?

……

认知在自己的“检测”之下,渐渐露出了真实的面目。突想起去医院看病,首先也是机器的检测。

因此,思考是整合认知的能力,它将看似有用没用的枝根末节通过反反复复调合调整便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体系。


三,认识体系在实践中的反复应用、不断试错,去伪存真,形成对自己有用的真正知识。

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

运用其获取财富;

运用其享受世界;

运用其改变环境;

运用其满足自我;

……


因此,知识的形成完全是一个自我选择、自我肯定与否定、自我应用、自我清晰判断的一个过程,别人给自己的仅仅是别人的认识材料,并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不同的自己反复完善的过程是知识的来源,知识是认主人的。

每个不同的人都在不断循环反复验证着自己的知识?能否有标准来量化?能用价格来判断?

成功的人、有名望的人的知识也许更有说服力吧。但他们的知识也仅仅是自己知识是材料部分!在以“知识”做为经济动力的时代下变卖的是“认知材料”而不是“知识”本身。因此仅仅以“认知材料”做为经济发展动力缺乏的是应用思考、缺乏的是结合实践、缺乏的是反反复复试错、缺乏的是体制的保障、缺乏的是人文关怀……

知识无价。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文原创,来自思考,图片摘自网络,为养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晚自习 大三的学姐给我们专业开了个新生交流会 最后 写下了对自己一年后的期望 就觉得 我一定得按照我自己想活的...
    困守阅读 819评论 0 0
  • 越来越想你有许多往事已不可追忆有许多名字早已经忘记你的声音耳边长萦回你的芳香是我呼吸五十年雨打风吹磨不去脑海清晰的...
    辰州强哥阅读 2,325评论 0 1
  • 中午,独自一人喝茶,翻看相片。截取了10秒视频发朋友圈,配文字“快乐总是短暂,岁月长留”。马上有朋友冷嘲热讽,如“...
    四班列兵阅读 1,46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