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学习和系统性学习

   早上骑车的时候,想到昨天晚上看到的一篇文章,碎片化时间到底有没有用。我们说好好好利用碎片化时间,不能浪费了,要用来学习。那么我们的碎片化时间,到底是利用起来了。大家在乘车做高铁等公交的时候,掏出手机,刷各种软文和干货。等到回到办公室,开启一天的工作,那些看到的各种文,关于时间管理的,关于自我约束的,还有关于理财的,到底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碎片化学习,真的能提高自我吗?

   我的碎片化时间,基本上是用来写简书,看网文的。每天在简书上停留的时间不少,每看到一篇文,都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然而,看过时候,只言片语都忘了,根本没有去实践操作。

   那么,碎片化时间,到底应该如何应用。软文看不看了,如果不看,会思想禁锢。看多了,又会觉得千篇一律。碎片化时间是不是应该和系统的学习结合起来呢。以我为例,我近期的目标,就是写文,尽量多地写校园文学。我把自己的目标订为成为一个儿童文学家。鸡汤文我写不出来,毕竟没有高大上的生活。各种干货我更不行,收纳整理料理烘焙我也不在行,我生活在校园,最熟悉的就是孩子们,我还是自我定位为给孩子们写书吧。

   那么,碎片化阅读和我的终极目标,没有必然联系。我每日看的文章,并没有为我的写作提供灵感和素材。我是否需要将碎片化时间用来只写孩子和故事呢。

   目前,困惑仍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