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

      《技术垄断》技术是把双刃剑作者所说的技术垄断,这里的技术,主要指媒体技术。在书的一开始提到了柏拉图的《斐德罗篇》中关于塔姆斯法老对特乌斯发明的文字的评判。“技艺发明人并不是评判发明利弊的最佳人选,使用者才能够做出恰当的评判。”“他们会依赖文字,用外在的符号帮助自己回忆,而不再依靠内在的资源帮助自己回忆”“他们接受的将是大量的信患,而不是老师的真传”“结果,人们认为他们知识广博,然而实际上他们多半很无知。由于他们自负张狂,自以为有智慧而不是真有智慧,他们就会成为社会的负担。”波斯曼从技术发展与文化的关系出发,把人类社会文化分为三种类型:工具使用文化:技术服务、从属于社会和文化,技术不对人构成危害 。技术统治文化:技术开始向文化发起攻击,并试图取而代之,但尚不足以撼动文化而已。技术垄断文化:工具在思想世界里扮演着核心角色,一切都必须给工具的发展让路,只是程度或大或小而已。一部分人已经受到技术的威胁。在技术垄断文化这个阶段,个人感觉有一个加速度——是越来越快地到来的感觉。 在讨论技术垄断文化中,波兹曼提到,美国文化是唯一的技术垄断文化,同时,他也提到,这正是他写本书的原因。

      作者将著名的“猴子审判”断定为这个从技术统治过渡到技术垄断的时刻。 “猴子审判”是1925年夏天在田纳西州代顿镇(Dayton)举行的对斯科普斯(Scopes)的审判。这场审判和三百年前审判伽利略的异端一样,是两种世界观(进化论与上帝造人)的对垒,阵线分明。    在本书中,作者认为童年是人造的,不是天然存在的: 印刷术之前,儿童只是微型成人,是要早早去学徒,去干农活,去生养后代���; 印刷文化形成了人类的童年时期; 电子时代来临,媒介被电视垄断,童年与成人的界限又模糊起来。作者提到:一个有识字能力的民族能够开发出比文盲更高层次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凡是识字能力受到始终如一的高度重视的地方,就会有学校;凡是有学校的地方,童年的概念就能迅速发展。这就是为什么童年在不列颠群岛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更早出现、并且有更清晰的轮廓的原因。同时,作者提到:印刷品向儿童关闭了日常生活的世界,成人拥有儿童不宜知道的信息,在儿童走向成人的过程中,分阶段向他们展示这些秘密。印刷术让识字教育成为必需,于是迈向成年的道路,必要进学堂,进行思维、礼仪的包装,才获准进入成人的秘密大花园。儿童被看做是不同于成人的一类人,学校教育开始承认儿童自身特殊的天性。童年的消逝 19世纪50年代童年的概念已成为社会准则和社会事实。但童年消逝的种子同时也埋下了。 童年消逝的罪魁祸首: 莫里斯是童年的消逝的罪魁祸首,他发明的电报带来了电子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使我们来到了一个同时性和瞬间性的世界。电报作为新闻传播的手段,使用的是一种仪式性的语言,没有留下空间让传播者表现个性,它消灭了传播中的个人风格,也即人类的个性本身。 图像革命和电子革命结合起来,对语言和识字有着很强的冲击力,把原来的理念世界改造成和光速一样快的画像和影像的世界。 语言是经验的抽象表述,图像是经验的具体再现。图像改变了信息的形式:从理性到感性。图像要求我们去感觉而不是思考。图像展现实物,无需遵守任何证据规则或逻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跟印刷文字相比,图像是认识上的一个倒退(这个在《娱乐至死》中论述的)。 电视改变了信息的可获得性和信息的编码方式: 学习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成人对儿童的阅读材料进行审查,学校的课程设置给孩子们提供适合于其年龄阶段的阅读内容。不仅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在儿童和青少年之间也有不同的阅读屏障。 电视打破了信息等级制度。电视展示图像不是语言,人们是看电视不是阅读电视。电视节目的镜头平均长度是3-4秒,要求观众在瞬间内理解画面意义而不是延后去分析解码,要求观众感觉而不是想象 看电视不需要技能。电视侵蚀了成人和儿童的界限,它无法区分信息使用权:理解电视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电视对头脑和行为没有复杂的要求,电视不能分离观众。电视媒介完全不能保留任何秘密。没有秘密,童年也就不存在了。 电视为了吸引受众,挖掘现存文化中的每一个禁忌。它不能停留在一个主题上深入挖掘——那是书籍的事情,它必须不停的从一个画面转到另一个画面。 电视敞开了秘密,但又不能设置获取秘密的权限。书籍文化在使秘密广为人知的同时也为获得秘密制造了障碍,人们必须经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甚至是痛苦的学习才能获得理解这些秘密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电视不存在物质、经济、技术和想象力上的种种约束。电视是极端平均主义的媒介,它迅速、平等地揭示成人世界的全部内容,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后果: 羞耻的观念被冲淡了,也不再神秘了。羞耻是各种野蛮行为得以控制的机制,羞耻来源于神秘感和敬畏感。在印刷文化时代,儿童生活在充满秘密的世界里,充满神秘和敬畏,成人分阶段的教给他们如何将羞耻心转化为一系列的道德规范。秘密变为公共话题导致羞耻感的消逝,随之而来的是道德力的消逝。如果没有了羞耻感和道德力量的约束,对各种冲动如暴力、性欲、本能和自我等不能控制,文明也不复存在了。 因为没有秘密,成年的权威和童年的好奇都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儿童被暴露在成人的全部世界面前:暴力、性、疾病、无能、消费主义。

      电视带来的娱乐时代使童年消逝,表现在三个方面,而它们都跟电视无法区分信息使用权密切相关: 第一,因为理解电视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 第二,因为无论对头脑还是行为,电视都没有复杂的要求; 第三,因为电视不能分离观众。 借助其他电子的,非印刷的各种媒介,电视又重新创造出十四五世纪就存在的传播条件。波兹曼关心童年的自然与纯真能否依然存在,但就整个文化的走向而言,他深切的忧虑不仅在于“童年的消逝”,也在于“成人的儿童化”:在儿童与成人合一成为“电视观众”的文化里,政治、商业和精神意识都发生了“孩子气”的蜕化降级,成为娱乐,成为幼稚和肤浅的弱智文化,使印刷时代形成的高品质思维以及个性特征面临致命的危胁。不要忘记儿童需要童年最后的部分,作者提到,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把自己放在一个和这样的潮流对立的地位。比如:保持在婚姻中,跟自己的父母以及亲戚住的近一些,让孩子感受血缘的意义,坚持让孩子学习延迟满足感或者性行为上的谨慎等等。波兹曼总结:他们实际上是在公然蔑视他们文化的指令。这样的家长不只是在帮助他们的孩子拥有一个童年,而且同时是在创造某种知识精英。当然,短期来看,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一旦成人,会很受商业界、专业领域和媒介本身的欢迎。长远来看,我们能说什么呢?只有这一点:抵制这个时代的精神的家长将促成一个谓“寺院效应”。因为他们在帮助延续了一个人道传统的存在。我们的文化会忘记它需要儿童的存在,这是不可想像的。但是,它已经快要忘记儿童需要童年了。那些坚持记住童年的人将完成一个崇高的使命。     

      提到《娱乐至死》之前都要提一下《1984》和 《美丽新世界》。 “在《一九八四》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 “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两个不同的世界,但是一样的结果:控制。需要先澄清的是,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不是我们书面理解的娱乐到死的意思,他写作的出发点就是《美丽新世界》的思路:我们会被娱乐搞死(麻木),我们会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娱乐。波兹曼是从媒介的娱乐化来进行批评,他书里面提到的媒介有:报纸、书籍(前两个是文字,对应的是阅读)、电报、摄影(看图时代)、电视。全书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篇,作者先解释一些理论,比如,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之类的。 第二部分:表现篇,按照媒介发展的线路,应用前面的理论论述,这部分的论述有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的。 最后一部分:用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作为警告总结。在我们获取的信息(不论是文化或者什么的)中,有两个元素可以挖掘,一个是What:我们获取了什么(内容),一个是How:(怎么获取的,工具)。what是素材,要表现出来的东西,工具就是波兹曼说的媒介了。也就是传播的工具。波兹曼的理论可以简单理解为:传播工具会影响受众。这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内容本身会根据媒介进行改造;另一方面,受众会因为获取的渠道(媒介)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对于媒介的重要性,波兹曼将其上升到了隐喻的程度。即:每一种传播文化的媒介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方式),不同的媒介传达不同的信息内容,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编者按:隐喻是语言学中的名词,隐喻是指以相似性为基础的、联想式的比喻。)接着作者提到了认识论。主要提一个词,共鸣,其实就是引用,继续证明自己的理论。 作者说:共鸣是扩大的隐喻。不过,共鸣是一种感情因素,这个是会影响我们的认识。同时,在认识论的部分,作者提到,媒介不同,对受众的智力水平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书是用来阅读的,电视用来看的,这时候阅读对智力的要求和看电视对智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表现篇:媒介的娱乐化我们媒介的发展,也是有一个从阅读文字到读图的过程的,作者把这个过程叫做“躲躲猫”媒介对智力或者说认知能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如何的,孰好孰坏的,是作者在接下来几章要论述的。 报纸的兴起。印刷术为各阶层的人们打开了同样的信息之门。以铅字为基础的文化。图书馆迅速扩大和发展,图书的发行渠道扩宽,小说及作家风靡;建立在铅字基础上的演讲术兴起。两个世纪以来,习惯了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人,崇尚知识,喜欢阅读,热衷辩论,这无疑是一个人人皆思考、理性精神萌发的时代。作者认为,印刷时代的语言是:语义的、可释义的、有逻辑命题的。对应的思想也是理性思维,对知识有分析管理能力。但是,自从有了电报,这一切遭到了攻击。“内容无聊,表现无力,形式散乱”。“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这正是电报的传统:通过生产大量无关的信息,它完全改变了我们所称的“信息—行动比”。于是人们生活一个破碎而断裂的世界。照相机发明后,在摄影中,构成图像的语言是具体的。与字词和句子不同的是,摄影无法提供给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观点和概念,除非我们自己用语言把图像转换成观点,摄影本身无法再现无形的、遥远的、内在的和抽象的一切。然而由于其直观性,照片图像“试图替代言语诠释、理解和验证现实”。然后到电视的时候,电视是什么?电视是它们(电报、图片等)的综合体。集合了它们所有的缺点。 在第一部分,作者从拉斯维加斯做为娱乐之城说起,提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结果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所以,到了电视这部分,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各种可怕:1.新闻是不连续的断片输入。新闻常用的切换语:“好…现在”。比如:“好,现在 我们播报一则国内新闻,今天下午四时左右,***地区发生了五级地震......”2.新闻的可信度已经取决与新闻播音员的被接受程度。美国的新闻工作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吹风机上花的时间比在播音稿上花的时间多得多,并且由此成为娱乐社会最有魅力的一群人”。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大家都不会错过的天气预报:是因为主播太性感......作者犀利的指出,这样的电视新闻节目超现实的外壳下是反交流的理论,这种理论以一种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的话语为特点。他嘲笑到:这是达达主义,虚无主义,是精神分裂,是杂耍。3.电视上,宗教娱乐化和其他任何东西一样,宗教被明白无误的表现为一种娱乐形式。失去了宗教原本具有的神圣,这样的信仰,能称之为信仰吗?——在电视上看到寺庙和真的去寺庙里拜佛,的确是不一样的体验。这个我同意,有些东西确实不能搬上电视。其实,娱乐时代的政治也不一样?这里想到,特朗普胜出,他的美女女儿真没少露脸。美国总统尼克松曾把自己的一次竞选失败归罪于化妆师的蓄意破坏。他就如何严肃对待总统竞选这个问题给了爱德华·肯尼迪一个建议:减去20磅体重。赫胥黎的警告赫胥黎的警告俨然已成现实,我们或许会被自己所依赖的东西而毁灭,所以为今之计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深刻而持久的意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有可能对电视,或电脑,或任何其他媒介��得某种程度的控制,而学校以及老师是唯一可以担此重任的场所和人。”波兹曼似乎在说“形式决定内容”,甚至有点夸大,但是对应实际生活也的确发人深省。   

    《娱乐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作者在书中指出,现实社会(书中主要以美国社会为例)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有2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 本书的主要贡献不在于断言童年正在消逝,而在于提供了一个解释这种现象何以发生的理论。因此,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表述“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具体地说,就是童年起初不需要存在,而后却发展成不可避免的存在,它们各自的传播条件是什么。第二部分将我们置身于现代时空,企图揭示从谷登堡(Gutenberg)的印刷世界转换到塞缪尔·莫尔斯(Samuel Morse)的电报密码世界,这个过程使童年作为一个社会结构已经难以为继,并且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1992)是尼尔·波斯曼媒介批评的三部曲之一。这个三部曲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技术对人类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技术垄断》警告世人,美国正在进入技术支配文化的一个新阶段,正面临失去传统、失去驾驭技术能力的危险。《技术垄断》认为,人类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工具使用、技术统治和技术垄断三个阶段;人类文化大约也分为相应的三种类型: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和技术垄断文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29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604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95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29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19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3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00评论 3 39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09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4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2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0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8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7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99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81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