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领悟到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水越晒越干,理越辩越明!
据一个统计表明,人们总是喜欢高看自己一眼。如果随机询问一些人,你认为自己的相貌如何,绝大部分人给出的答案是超过平均水平,得出的结论是:大部分人会认为自己在平均水平以上,包括智力、相貌、才华、能力、业务水平等等方面。
理论联系实际,看过这个统计和推论以后,我深以为是。相貌自不用说,肯定超过一般人(心里的想法)。智力也应该可以,水平不好说,找个参考标尺吧,我有幸在高考中过关斩将,考上一所还行的大学,智力水平应该在平均水平以上(虽然这个刻意联系的成分较大,我姑且认为这算是智力的一种衡量标准吧)。
能力这个的评价角度太多了,泛泛而论的话,没有重点和中心,不太好得出结论。也没有高深的数学功底,不能建模填数据,就以文科生惯用的办法,举个例子吧。进入工作岗位以后,得到客户的好评,得到领导的肯定,这个应该就算是能力不错的表现吧,虽然有点扯。
然而这个并不是今天的重点,但是跟这个有关。
在进入工作岗位以后,在岗位实践上学习了一些技能,在书籍中收获了一些理论知识,有的时候信心大增,好感爆棚,瞬间觉得有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对于现在某些领导的做法十分不屑。
我觉得大多数人在初入工作的时候都会有这个想法,感觉良好,老子天下第一,怀才不遇等等。整天见到上面“傻逼”的领导,气不打一处来,如果换成我情况肯定会好转。
如果是电视剧的话,剧情就是下属上位,发挥聪明才智,带领企业走上企业巅峰。
但是现实却是,领导不傻,下属并不高明。有些人还是会在心里默默的抱怨,得不到机会的话,就可能另谋高就了。有些人可能会得到机会,得到领导的那个位子,没有更聪明,却变成了之前讨厌的领导模样。
你会变成你讨厌人的模样,这算是一种因果报应吗?
有一种方法可以破解这个难题,可以把你的想法、观念和知识,结合你的工作,写成方案、总结或者企划案等一切可以发挥你聪明才智的地方。
这样做的好处有:
① 把憋屈在心里的想法通过文字传达出来,在写作的过程中,慢慢平复心境,把心里怨、憎等发泄出去;
② 把心里的想法写成文本,特别是排版精良的方案时,有一种成就感,对自己有了交代;
③ 可以把自己“呕心沥血”的方案发给上司,一来表示自己关心公司发展,二来展示自己的才能,还可以显示自己的才能,但是会在文字上要慎重,姿态要低;
④ 方案成型后,对照方案中的建议或者措施,一一拿到现实中验证,看看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⑤ 方案交上去后,如果上级不提意见,自己要主动询问一下,请领导多批评指正,了解上级的想法,拉近与上级的关系,接机看看自己与上级的差距在哪里;
⑥ 方案定型后,忽然感觉头脑中就像被掏空一样,知识储备不足了,原有的想法又需要提高,抓紧找书和资源去学习,督促自己进步。
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我使用起来觉得很不错,希望看过的你会有进步。如果有更好的想法,请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