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本次课程将围绕《红与黑》文本分析于连的个性特征及其人生追求。
讲师个人介绍
课程详情介绍
《红与黑》是法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作者是司汤达,小说最初起名为《诱惑与忏悔》,后改为《于连》,1831年出版时又改成极富象征含义的《红与黑》。
《红与黑》最突出的成就是对于连人物形象的塑造。
对于连这个人物,读者的评价常常是两极分化的。
很多喜欢人《红与黑》是因为于连,讨厌《红与黑》亦是因为于连。
他是野心家还是有志青年?
他是痴情者还是玩弄女性的渣男?
他的失败是又由于社会不公,还是咎由自取?
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同的读者竟会有截然相反的回答。
我第一次接触《红与黑》,是通过1954年版的《红与黑》电影了解了这个故事。当时我差不多只有十七岁,《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初次登场时,设定是十八九岁,所以说我当时比他要小一点。
后来,我对于连这个人物念念不忘,两三年后,我读了《红与黑》的原著,当时读的是罗玉君的译本。那时候,我差不多和于连一样大了,但对他理解仍浮于表面。
直到我读到了《红与黑》翻译者郭宏安老师的一篇文章,他直言《红与黑》是一本关于追求幸福的书,这一观点给了我很大启发。
如今,我已经比于连大出好几岁了,他在我眼中,越来越像是一个可爱的小弟弟。我又重读了一次《红与黑》,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那么,对于连来说,他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则是我们本次课程探讨的主要内容。
本次分享课的目的,不在于提供一个答案,而是希望能把这个问题更加复杂化,扩大讨论的视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深入地探究。
课程大纲
一、走进《红与黑》
司汤达生平及其创作理念的简要介绍
《红与黑》情节的简要介绍
二、读懂于连
于连人物形象分析
于连的女友们
于连的梦想与追求
三、于连在中国——中国文学作品中对于连形象的借鉴
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
《人民的民义》中的祁同伟
上课时间
2017年11月2日(周四) 晚 20:00-21:00
报名方式
微信关注公众号“茶点故事”后台回复“红与黑”,获取上课地址,即可免费听讲!
「茶点云课堂」分享课程,知识共享无边界。
第一时间获得上课信息请关注“茶点故事”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