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302———变化3
为什么天天写自己变化的东西呢?因为让我从内心深处,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短板。”
又为什么急着补这个“短板”呢?因为沟通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如影随形地环绕着我。每天吃饭、睡觉还有时有钟,可沟通是秒秒存在的,不及时补齐、补足、补够行吗?
比如,今天一早去给打“糁汤”。妻子说:“打两份吧,我们都喝。”
因为我和妻子都享不了那个味,所以都不喜欢喝。于是,我说:“打一份吧。”我说这句话,是因为我不愿意喝,更因为今早不想吃饭。我只是从自己角度考虑,而忽略了妻子的想法,感觉自己好自私。
妻子说:“打一份也行,多买点油饼,再烧点鸡蛋白汤吧。”
我默认了妻子的说法,提桶就出门了。当关上门的那一刻,我想:妻子也许累了,不愿做了,再回屋说吧,会打扰她休息;打了吧,又担心她做了会剩;她做饭,又会多吸油烟对身体不好,心里纠结了起来。
这是典型的内容表达不到位,考虑问题不周导致的,也属于沟通范畴吧。
又比如,关于肢体语言一事。今天在开会时,我做了一个伸出手掌的动作。不再象以前那样,伸一指而回四指的“经典”动作。
眼里看到伸出的手掌是那样的宽厚、那样的温和、那样的绵软有力,似乎“柔和”地包容一切。
心里想的是那样的平和、那样的从容、那样的淡定,默默含情,微微晗首。
这肢体语言,自己都有点小“激动”,相信对方亦如此吧。“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吧。
还有一事,让我体会到了自己的变化。
今天晚上的沙龙讲关于健康的事情,想让妻子去,听听健身多好呀。
于是,给妻子打电话,一直未接。要是以前,会抱怨怎么不接电话呀;现在,在铃声一下一下响着时,我想:一定是在上课或在路上,没听到。与以前相比,少了抱怨之气,多了谅解之心。这小小的变化,是自己成长的一大步吧?我感觉是,你说呢?
人之变化,重在平时的一点一滴。慢慢地、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就变好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谁说不是呢?
兖州,陈涛,2019.12.5.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