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易老师关于“习惯养成”的分享会,收益匪浅,意犹未尽,于是把老师关于习惯方面的内容都认真看了一遍。里面关于习惯的定义、本质、分类,模型和个人成长的6条元规范,对我而言有着很大的启发。我想结合我自己这一个多月来坚持跑步的经历,和我的感悟,理顺自己心中关于习惯的认知,并指导我以后的个人成长之路,努力通过建构元惯,遵守元规范,让自己成为一个更优秀更卓越的人。我这次参加了海比特的习惯训练营第二期的学习,因此希望通过学习,进一步养成每天利用零碎时间、特别是夜晚的时间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方面的阅读的习惯。
1 关于课程干货。不得不说,相比市面流行的鸡汤文,老师的微博内容理论基础很深奥,自己如果去读可能半路就会放弃。但是在课程上,老师用了非常形象的类比-象和骑象人,把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关系与博弈很好地表达了出来。如果大象本身不想动,骑象人怎么用力鞭策都是无能为力的。这就是启动一个行动最开始的根基。而感性的驱动,很多时候也是需要通过内观来实现。比如,我在跑步之前或者跑步过程中出现倦怠的时候,有意识地采用老师的内观的方法激励自己:我看见未来的自己精神焕发、活力四射,我听到大家对我身材变好的赞叹,我感受到了更健康身体带给我的乐趣,不需要为了遮盖肚子、腿上的肥肉而努力挑衣服,随便套件衣服都能穿出气质来。我这样想得越多,在倦怠的时候就越容易撑下去,下次就能更快地克服了;
2 关于课程语言。老师的分享会,面对的是很多有着诸多坏习惯、想养成好习惯却苦于没有方法的人,是一大群没有自我管理相关知识的小白,因此老师会很用到很多话术,通过互动的方式激发大家的参与感,构建场景、并深入浅出地分析事情。
比如,1 为什么你的习惯不能坚持?2 如果你每天早上5点起床,你觉得会带来什么变化?3 如果养成了一个习惯,让我们变得与众不同,那是个什么习惯?4 那为什么习惯这么重要,您却为什么没有养成呢?5 大家答案很多,但是似乎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很难将习惯坚持到底。讲到这里,老师再引入关于“本质解决问题”,通过模型帮助我们构建行为模式。通过行动的产生、强化,老师顺势提出,动机、奖励、触发器的敏感性和触发器每一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最终行为的产生、强化以及最后的习惯构建。这样以问题为导向、不拽假大空道理的方式,反而让我能够静下心来,反复思考行为模型。当然,虽然这个模型有着行为主义的特点,但如果把奖励理解为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和自我提升的驱动力,也还是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的。
仔细想来,我其实也运用了数个环节来构建习惯。最明显的是奖励环节。其实我一直都不喜欢运动、健身,更不要提什么看似枯燥的跑步了。但是由于对更健美身材的渴望,我定下了通过跑步健身的目标,计划每天跑步15000步,并逐步加入力量练习。动机明确后,我开始寻求坚持跑步的奖励,我做了以下三件事情a. 测量腰围大腿、小腿围等各个维度,并通过微信运动,记录每天运动的里程数;b. 找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告知计划,并寻求奖励,每坚持一个星期,朋友就发一个奖励红包给我;c. 每半个月,奖励自己买一个运动装备,比如手机臂带、运动内衣、跑步鞋等。
3 关于各个模型和思路的打通。读老师的文字,其实我常常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明明看到的中文,却觉得转化、理解起来很困难,有时候一些概念,比如习惯的本质、核心话语体系,我看几遍,都觉得不得要领。有时候就再读几遍,有时候就放下了。但是,往往在跑步或者看书的时候,突然有了醍醐灌顶的重新认识。那种感觉,就像是喜欢上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子,辗转反复、苦苦思量,第二天她突然回头对你嫣然一笑,那一瞬间,你觉得世界都被点亮了。比如最近在学习教学法的知识,反复看定义、结构,做好思维导图,然后抓大放小,在章节层面看内部联系,我又有了很多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最感动的是,老师花了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将自己所读的书和感悟结合经验,写成文章、分享给我们,免费开训练营帮助我们提升、加速成长。感动之余,我的大象又增加了数倍的力量,暂时想不到其他的方式,现在的我,就努力构建新的习惯、认真看书、写心得、希望通过海比特训练营的集中训练,打造一个更优秀、更卓越的自己,享受爱和自由,并通过自己的心得学习,带动大家一起在老师的教导下,通过自我管理,实现个人成长、积累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