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到林清玄的一篇《白雪少年》,文中提及先生年少时吹泡泡糖的故事。竟一下子勾起了我的思绪。
我曾经有一本文言版的《聊斋志异》,特别厚,赶得上一本现代汉语词典的厚度。它是我五岁时的最爱。
可别误会,我爱的可不是那高深的文言文,而是书里面夹满的糖纸。
这些糖纸花花绿绿,都是在我吃糖时特意留下来夹在里面的。其中恰巧也有泡泡糖的糖纸。
白底印红图案的油性糖纸上印有一个戴蝴蝶结的小姑娘。她的嘴里还含着一个吹大的泡泡糖。
长条形的泡泡糖,就包裹在这样的糖纸里,看上去好吃又好玩。
吃泡泡糖吹泡泡,自然是我童年里的一份珍贵记忆。
第一次看到泡泡糖是在姑妈那里。
某一天,姑妈神秘兮兮地招呼我看她吹泡泡。
只见她将泡泡糖含在嘴里,嚼了几下,然后将它顶在了舌尖上。
接着她的嘴里微微一用力,一个白色的泡泡晃晃悠悠地从唇间冒出,出现在了她的嘴上。
她继续吹着,泡泡越吹越大,"啪"地一声,泡泡爆炸了。
我看着兴奋不已,请求她又吹。
于是,她又吹一个——爆了;再吹——又爆了。
当她再一次吹起来时,我淘气地伸手去捅,炸开的泡泡糖糊了她一脸。
姑妈也不生气,拿出泡泡糖给我说,你也来试试吹吧。
真的吗?我也可以?
我迫不及待地将泡泡糖塞进了嘴里,顿时一股甜滋滋的白糖味在口腔中弥漫开来。
我使劲地嚼了几下,砂糖的感觉混在泡泡糖里,在我的嘴里翻滚着。
刚嚼时泡泡糖稍有一点点硬,可是越嚼变得越软。渐渐的糖味也不是那么浓了,泡泡糖的软硬程度又变得筋道起来。
我试着将泡泡糖放在嘴里吹,可是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没办法将它吹起来。
只能在嘴上叼了一块白色的泡泡糖,胡乱地呜呜着。
我试着用劲儿,可谁知"噗"的一声,泡泡糖竟然被我一口喷了出去,呀,太可惜了!
我求救的望向姑妈,姑妈笑了笑,说:“我来教你。”
姑妈又递给我一块泡泡糖。我将泡泡糖放在嘴里,重复了刚才的动作,让它变得适合吹。
姑妈教我用舌头抵着泡泡糖。嘴唇挡在泡泡糖的周围,形成一个凸起。
可不管怎样,我试了很多次总是无法把舌头卷起来,抵在泡泡糖上。
我急得浑身大汗,姑妈也皱着眉头发了狠:“我就不信教不会你。”
她找来一根筷子,压在我的嘴里,教我把舌头给卷起来。
筷子伸向嘴的瞬间,吓得我嗷嗷直叫,但奇迹出现了,我竟然很快学会了卷着舌头将泡泡糖抵上舌尖。
我试着轻轻一吹,舌尖上的泡泡糖竟然鼓起了一个小泡。
天呐,真成功啦!我雀跃不已,心中仿佛绽开了朵朵花儿。
于是我又试了几次。竟然一次比一次吹的泡泡大!
自此,我学会了吃泡泡糖,对吹泡泡更是像上了瘾似的。
爷爷带着去买零食,挑选的食物中总会有几个泡泡糖。
和邻居的孩子一起比赛,谁最会吹泡泡糖,泡泡吹得最大。
有时用一个泡泡糖吹不够,还会拿两个一起放在嘴里嚼。
塞得两腮鼓鼓的,活像正把食物藏在嗉囊里的小仓鼠。
泡泡越吹越大,爆炸的瞬间,甚至能盖住整个口鼻。
为此,我的心里不免洋洋得意:也许有一天,我也能吹出超级大的泡泡,像卡通片里一样,凭借着泡泡飞上天去吧。
后来,市面上又出现了许多泡泡的种类。什么西瓜球泡泡、大大泡泡糖、比巴卜泡泡糖、大大卷,甚至后面还出现了无法吹泡泡的口香糖。
可在我的心里,那长条形的白糖口味泡泡糖,却成了我童年里的一份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