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这一天,好像全世界突然都在恩爱。不知道大家这一天过得如何?
小L的2月14日
小L跟男友关系稳定,情人节前几天,小L一直不觉得这个节日有什么特别。
情人节当天,小L跟往常一样来到公司,像往常一样问候大家早安,同事1看到小L就问“今天男朋友有什么表示呀?”,小L腼腆的笑笑说没有,回到座位小L没有当回事。
没过多久,邻座小姑娘捧了一束花进来,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同事2嘈小L“看看人家男朋友,快拍个照片让你那个学学”,同事3“就是啊,这个时候还不表示那准备什么时候表示啊”,小L笑笑说情人节买花太贵了,自己也不喜欢。一阵子之后大家都满意的回到自己的位子,小L看看手机,没有任何信息,心里有点小小的失落。
中午大家聚在前台等电梯,前台妹子说上午已经N个师傅来送花,小L的领导发话“下午等着看你们几个的花啊”,小L心理不禁有些烦。
下午开会,同事间各自说开了自己老公、男朋友给自己买的礼物,幸福洋溢在整个会议室,小L只能在旁边附和,感觉自己格格不入。
下班的路上好像所有的路人都捧着花,就连玩的游戏里都是各种表白,小L觉得好难过,自己好像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
晚上睡觉前,小L跟男友向往常一样在微信里聊了些有的没的,小L不禁有些期待男友能否有些表示,男友说晚安的时候,小L竟然生气了,一肚子委屈,两人不欢而散。躺在床上,小L也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这个故事不知道有没有让你有些感同身受?我们来看看故事中的小L经历的情绪变化:无所谓——否认——失落——烦躁——难过——生气、委屈——困惑。
这里又要说到上次文章里提到过的情绪ABC理论。该理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艾利斯 [Albert Ellis 1913.09.27]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
这个故事里情人节是诱发事件,事件本身并没有变化,小L情绪的变化是由信念的变化引起的,小L一开始真的是觉得情人节无所谓,于是她决定跟平常一样度过。但是在周围人的影响中,小L对情人节的信念慢慢有了变化,她开始认同“情人节应该收到礼物 ”这个命题,甚至开始认同“情人节没有礼物就是没有人爱”,于是小L开始有所期待,当现实无法满足期待的时候,小L感受到了愤怒和委屈。
艾利斯提出这个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合理信念”的概念,是指个体内心中不现实的、不合逻辑的、站不住脚的信念。心理学家韦斯特总结了以上不合理信念的三个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这里的两个假设“情人节应该收到礼物 ”和“情人节没有礼物就是没有人爱”都属于不合理信念,分别犯了绝对化和过分概括的错误。
小L不合理信念的获得可以用皮亚杰建构学说中“同化”的机制来解释: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然而皮亚杰的建构学说也强调主体在认知发展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即认知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是小L选择了接受环境的信息。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对待事物的态度,却时常迫于群体压力,在从众心理下改变原有的信念。然而不论如何,这种信念的真正改变都是由你主动做出的。
过不过情人节,并不能衡量是否幸福,这天过后,生活还是得继续,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如果我爱你真的简单到一束花一盒巧克力就可以解决,那这个世界的很多事情倒是真的变得容易了。
正如这个故事,我们所面对的群体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周围人的边界意识不清晰,大家无所顾忌的介入到小L与男友的关系中,并且用自己的观点对这段关系品头论足,然后满足的离开。
小L与男友的互动,是他们两者主动选择的,作为两个成年人,相信他们也有能力为这段关系负责,接纳这段关系中的互动结果,他人突然的涉入,让这段关系失去了平衡。
每段亲密关系都不是完美的,幸福的定义肯定不是只有快乐。面对这样的群体压力的时候,想一想,你是想让这段关系变成别人眼中幸福的关系,还是坚定地继续你们原来的互动模式?
最后,让我们呼唤这个世界多一些友好,少一些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