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社会现象:相信大家还记得,在前不久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闻纪实。在短短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非常超前,可以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而且还在不断的高速发展中。当然这是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上,与国人在艰困中,努力奋斗和国家稳定是分不开的,同时我们也以付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发展不均衡为代价,现阶段正所谓先污染后自理的过程了。回顾过去,那时候的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国人财富相对均匀,贫富差距小,在人口红利、政策宽松、信息不对称、资源开放、大资本没有撬动、产品供不应求等多重作用力下,自然国人对产品只存在初期的供求关系,只是制造,而非智造,只要尝试,努力奋斗,遍地都是机会,闷声发大财,机会对于所有人是公平而非公开。而如今随着人口红利的萎缩、资本渐入、信息透明、政策收紧、资源集中,更多的话语权,越来越集中只掌握在很小一部分人手上,问题是这部分人群还在不断挤压着底层的收入,所谓机会是公开而不公平的。如:在中国对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一部分小企业好不容易摸打滚爬,终于有点成绩的时候,资本市场来了,大企业要么挤掉你,要么吞并你,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寡头企业,美名其曰“生态链”。前不久发生的OFO事件,本身是一件服务民生,绿色出行的健康产业,活脱脱的搞成资本市场的角力,像如此企业更是活的如同蝼蚁,小企业和老百姓岂不是被鱼肉?大企业应该要有大企业的胸怀,要有大企业要做的事情和社会责任;小企业也要有小企业的竞争力,要有小企业要做的事情和社会价值;老百姓要有老百姓志向,要有奋发学习向上的能力。这样人人都有奋斗的价值,才会有更高的幸福指数,而不是如今的就业压力,社会压力,跳楼的、自杀的,诚信丢失的层出不穷。那到底三者关系如何平衡呢?从一句口号说起,都说人人平等,这句口号我们喊了不知道多少年,其实又有多少人理解呢?我觉得现在的人人平等和过去的人人平等,有一些本质的区别,现在应该进行一些调整。过去贫富差距不大,自然大环境下形成特殊的平等关系,如今,富人更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来微调和平衡这种关系,而不是现在5000元工薪阶级努力交税,而一些明星和大企业却在钻法律空子,偷税、漏税和所谓的避税。这里有一个逻辑关系,你是大企业,你要有大企业的社会价值和胸怀,国家多收点税,你多赚钱,多交点也无妨;你是小企业和工薪阶级,我们是底层百姓,没有多少话语权,其实我觉得国家少收点税或不收税也无妨。
第二个社会现象:中国作为历史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渊源流长的文化底蕴。而如今却在一切向钱看起,就连教育还有个名词叫“校区房”,又是一项公开不公平的机会。你生在北京,你可以比较容易上北大和清华,你要是出在寒门,如你的分数不是老天眷顾,能和他们在一个起跑线吗?当今能出几个寒门学子,都已经上头条新闻了。这样如何更全面,更系统,更宽广提升整体的教育水平呢?记得前几年去贵州一个贫困县考察,听一些人再说,政府在这里年年扶贫,这里还是年年贫困,我说为什么?他跟我举例说,第一年政府给指标从小牛养到成牛一年8000元,结果没人养,说草都不够养,后来政府提高每年12000元一头,结果养牛人直接把指标卖给了合作社,每头给现金10000元,然后又去打牌喝酒;第三年说那就养特种野鸡,养50只,而且鸡还可以生蛋,结果,种鸡都被吃没了,何来的蛋,所以贫困县还是那个贫困县,没有教育做基础,这种散养的扶贫,如何脱贫?而如今,信息化更新如此之快,让人应接不暇,一旦错过良好的教育,将可能伴随着一生的遗憾。多少人小学未毕业,初中未上课,家里无经济条件,不得不面对过早的社会就业,甚至成为留守儿童,如今真的跟不上社会节奏,如此发展之快,如果基础没有打好,将慢慢被社会边缘化。那么大企业和平民百姓做些什么改变呢?大企业更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不是一味这资本上看齐,少做坑害的游戏产业和已经很成熟的低端服务行业,多留点机会给小企业,多增加就业机会,勇于冲出国门,向华为一样抢占更多国外市场,而不是一再所谓的拉动内需,一直在家门口折腾。比如网络购物平台,已经很成熟了,就像过桥费10年就收回100年利润了,不要再收10年了,回馈给社会吧。做更尖端科技,设立更多民间教育机构,更加的开放,培养更多优秀企业一同成长,我认为如今信息发展如此快,知识更是日新月异,获得知识是如此重要,这样也让更多平民百姓能得到相对公平发展空间。而作为平民百姓虽然面对的现实社会很残酷,但并不是没有任何机会,随着信息化更加透明,公开、公平,获取信息渠道更将多样化,资源也将更高效、更全面、更容易、更直接的获取;同时生活水平提升,给了我们更多的碎片化时间,利用好这些时间,就可获得多维度的知识层面和系统价值,当然现如今也是知识更新最快的时候,个性最张扬的时代,我们不能停留,更应该快学,多学,系统学,学以致用,坚持学习,快速提升,学习之中寻找规律和机会。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言语粗糙,不当之处,一笑而过。
小马哥
2019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