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是个大难题。做什么,怎么做,做多少。还有售后,剩饭了怎么办。还有反馈,多听吃饭人的意见反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昨晚我遇到了这样一个情况:早晨剩的一碗玉米面粥和六七个饺子,中午剩的炖菜、米饭、拌的小咸菜。这些综合在一起就够晚饭了。
可是我觉得对不起孩子们,她们刚考试结束,很累,我不能影响她们心情,我又不想浪费。
做个菜,再熬点儿粥吧。我做了孙妈妈前几天教我做的“凉拌干豆腐丝”,熬白白的大米粥。
因为最后一天考试,孩子们已经到家了,我看着颜色发深了的炖菜(她们很喜欢吃炖豆腐),心里有些不舒服,唉,把饺子煎一煎吧,可能还会好些。
煎完饺子,放到饭桌上,心里还是觉得对不起孩子,整这么多剩饭剩菜对付孩子。我再做个菜吧。
又要赶时间,还得照顾一下自己的不方便的腿,心里还惦记着“可别剩”。哈哈,在众多思想压力下,我做了“麻椒鸡蛋焖子”——她们一向很喜欢。
鸡蛋焖子水有点多、有些淡了,凉拌干豆腐丝孩子们都说好吃。米饭、饺子没人吃,原样端了下来。每样菜都吃了一些,又都剩了一些。
她们都上学去了,望着一桌子剩饭剩菜,生气——都说好吃怎么还剩这么多;担心——这剩下的饭菜怎么办;纠结——扔掉了太可惜,不扔没人吃;困惑——我可以选择不做这么多样的,为什么要有那么重的负罪感呢。
2021.3.5
这几天在群里学习和自己思考之后,我自己的答案是:我爸爸妈妈有很重的负罪感,总是会说:我没有能耐啊,那么多不如你们的人,人家父母我能耐都能怎么样怎么样。
尽力做好就好,不要苛责自己。让自己快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