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和我一样,总是希望追求生命中的无限可能,而又在一次次尝试中得不偿失的小伙伴、老伙伴们!
这两天收拾屋子,面对那些落灰的书籍,突然想到了一件事:靠!老子还tm学过意大利语呢!
仔细回想一下,这些年来,除了汉语以外的各种语言,浩然哥还真没少学:英语,日语,满语,马来语,泰语,意大利语——共计六门。
最后除了英语勉强算是及格以外,其他五门基本停留在good,hello的水平。
借用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有理想,起码在经历各种碰壁打击而意志消沉之前也还是有理想的,但能实现理想的人基本是百里挑一了。
就拿学语言来说,季羡林那水平的,估计不止百里挑一了,搞不好要万里才能挑一呢。而且人家季老本身也算是专业从事语言研究的。这就好比,哪个学科还不评选几名院士出来,所以专业人士成功的概率要远远大于业余爱好的发烧友。
以学英语为例,想必大部分80后应该和浩然哥一样,是上了初中之后才开始学的。和90后以及现在的小朋友们,从小就学英语,甚至是按照双母语来学英语的情况是比不了的。因此我们可以参考80后或更年长的群体的英语水平,应该说,除了以英语谋生的专业人士(翻译,英语老师,外贸或纯外企从业人员等)以外,估计90%的人英语是还给英语老师了。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英语还给老师的主流人群,当初最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可没几个不想好好学英语的,无论是开始就知难而退,还是中途半路而退,都不能否定最初的豪情万丈。(PS:兴趣和职业合二为一的话题,接下来我会单独写篇文章。)
因此,想利用业余时间,在本职工作之外的行业成为专家,或者说在某个领域学有所成,绝非一件易事。能成功的人基本凭借的是综合的能力:
首先,你得有一定的天分,搞学问的智商得略高于常人,搞艺术或体育的,也得天赋过分。
其次,你得有一定的业余时间,如果日常养家糊口的工作忙得你睡觉都没时间,估计你也就能成为一名失眠不睡觉方面的专家。
最后,你得有一定的专注力,和持之以恒的劲头。如果英语没学几天又跑去学日语,过几天又学德语了,基本你的英语也没戏了。或者没去学其他的,但英语也是心情好的时候才学上俩个小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白扯。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辅助的因素:如某些事情,你得有一定基础,如学钢琴,你得买台钢琴,请个老师之类的。不过网络时代也有好处,不少想学想做的事情,通过网络大大降低了成本。
随着我们进入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选择实在太多太多,触手可及的各种资源横行,不得不让人感叹,想做的事情太多,而时间和精力有限,最后在选择的道路上跑来跑去——终究一事无成!
当下国内互联网上版权意识抬头,内容付费时代的来临,提高了知识或技能的获取门槛和成本,反倒也算是一件好事儿。可以说,只有来之不易,方能细细品味。
最后,浩然哥要说的是:成与不成,都是体验。对大多数人来说,舍弃过多的选择,专心做一件事情而成功是一种深度上的体验,什么都尝试尝试,体验体验,更是一种广度上的体验。追求动态的选择,还是静态的专注,在更高的层次上无非还是一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