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闻现在的学校,跳绳已经成为必考项目了。
所以,学校考什么,校外就有什么样的辅导班。跳绳培训班已经悄然地“遍地开花”。
今天看到《中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报道,题为《跳绳补习班火爆,背后是“老母亲”们的焦虑》。对广受学生家长们关注跳绳进行了报道。
报道中提到:
位于北京海淀区万柳附近的跳绳班采取上门授课,每节课1小时,每期5节课,一对一价格高达2000元,一对二每人1200元,一对三每人900元。
01 从“娱乐”项目到校内“必考”项目
几乎在每个人的小时候,跳绳都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娱乐项目。它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增进小伙伴之间的情感交流。
一个人跳也行,两个人一起跳也行,一群人一起跳也没问题。
然而,从古至今的传统“娱乐”项目,自从变成了校内“必考”项目,与应试一挂钩,家长、学生们紧张的弦就紧绷了起来。
《中国新闻周刊》的这篇报道中提到:
2014版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1分钟跳绳”是小学1到6年级的测试内容,一到四年级,跳绳成绩占体育总成绩的20%;五、六年级由于50米×8往返跑的加入,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占10%的权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年总分由100分的标准分和20分的附加分共同构成,满分为120分。而在小学阶段,能获得20分附加分的高优指标正是1分钟跳绳。
以小学一年级学生为例,男女生1分钟跳绳的满分标准分别为109个和117个。在满分的基础上,每多跳2个可获得附加分1分,附加分最多可以加到20分。即如果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能在1分钟内完成超过满分次数40次的跳绳总数,还可以拿到额外的20分。
虽然国家从多个层面、多个维度,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不断强调体育课的重要性,提高体育成绩的分值占比,但是,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一旦与分数挂钩,仿佛就变得不那么“纯粹”了。
不然也不会出现,为了让孩子学会跳绳、跳好绳,还要花钱报个课外辅导班。
02 跳绳不是简单的分数,它还有更大的舞台
跳绳不只是一项简单的运动,不只是学校体育课里一个考试项目,它还有更大的舞台。
有一个人叫吕艳飞。他从事花式跳绳运动多年,起初就是用跳绳来减肥,最后跳着跳着就跳进上了国际舞台。曾经荣获全国跳绳联赛冠军,WJR跳绳世界杯3×40秒交互绳接力亚军、3分钟单摇跳30岁以上组别季军。
已是不惑之年的吕艳飞,凭借高超的技艺已经成功入选2021年加拿大世界跳绳锦标赛。
吕艳飞表示,一直坚持这项跳绳运动,从国内走向了国际,不断进行自我突破,那种“疯狂”的状态现在想想都像在做梦一样。
03 写在最后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提高体育在学年成绩和考试里的分值,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与技能,倒逼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从制度上保障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而不是引导学生功利地准备体育测试,甚至“考倒”学生。他认为,以功利的态度对待体育,会导致体育的异化。
现在的家长和学生,从幼升小、到小升初,再到中考、高考,从3岁-18岁,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背负着升学、择校带来的外部压力,而面对课业压力,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使尽浑身解数,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希望他们通过不同老师的辅导教育,可以有更好的成绩,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然而,从现状看来,压力仿佛并没有变成动力,更多地转换成了不断追求分数而导致的焦虑。
这种现象,真的值得教育机构再深入思考一下了。
我是Jo小朵儿,乐于分享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想的北京大妞儿,愿给平凡的生活加点料,给奋斗的人生多一点正能量,多一点色彩与活力!感谢大家的关注!欢迎到同名的头条号串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