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及笔记时间:2017年4月,30日,约3小时;
阅读书本:《我决定简单地生活》;作者:【日】佐佐木典士(译:程礼礼);2017年1月第1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P1-286页;
阅读目标:加强对简单生活的信念
阅读方法:快速阅读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2小时,笔记1小时。
这几年极简生活方式在日本兴起,其理念也逐渐地推广至中国国内。最近两年我看过几本相关的书籍,如《断舍离》、《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极简术》、《精要主义》、《少即是多》等等。我的内心很感谢这些书籍,它们帮助我从繁乱无序的工作生活中逐渐地脱离出来。这类书本所说道理很简单,对于未接触过的人来说却也很新奇,一旦认同了他们的理念,就很容易去执行并获得相应的好处。经常地看看这类书有助于巩固已植入内心的简化理念,并有序地去执行。
我赞同简单地生活,却并不赞同极简的生活。所以,在这些书籍的理念与操作指导中,我只取自己需要、喜欢并适合的来吸收。我认为,这其实就是简单生活的一种衡量方式:我需要、我喜欢、我适合。
泛滥的物品会耗损我们的幸福。留下必要的、实用的、特别喜欢的就好,窗明几镜会令人心旷神怡。作者认为:真正了解自己需要什么的人,并为了最重要的人生目标,减少物品数量的人是极简主义者。这样一对照,我属于正在转变的“极简主义”者。半年前我有个独立的大办公室,但是办公室内堆满了东西,桌面上满是文件、文具,桌面与心里都堆满了东西,每天心情乱糟糟的;现在我坐在共享办公室,仅一个办公桌,但是桌面非常整洁、有序,午休时、下班时我都会整理干净,走的时候心情美美的、来的时候快乐开始新一天。这个就是我践行简单生活的转变。下一步我希望家里也能减少更多不需要、不必要的物品,让生活更美好。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要不断地拥有物品呢?因为我们会习惯并厌倦自己拥有的物品,这会使我们失去刺激感。所以,我们会通过购买新物品(或增加物品数量、或提高所购物品的价值)来获得满足感。可是,无论何种情况下,人的喜悦程度是有限的,物品的价格却没有上限。获得再多、再高价值的东西,也难以满足我们长久喜悦的愿望。
人类唯有认为“自己有价值”,才能活下去。为了能在社会中生存下来,必须要对群体、对社会“展现价值”。一旦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就会变得没有活力和干劲。自我价值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显而易见的外表,一种是内心的价值。人的内在世界不像物品具有形体,每个人才都能看见,因此透过拥有的物品能迅速达到突显内在价值的目的。但是若过分依赖这种方式表现自我价值,就会陷入物品泛滥的困境中。大家都在为一些“非必需品”而拼命努力工作,内心变得越来越烦躁。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并以此为中心去舍弃不必要的物品与关系。在舍弃的时候区分“必要”和“想要”的物品与关系(关于如何舍弃,本书用了较多篇幅,因我基本了解这部分内容并已在生活中践行,故在笔记中予以省略),用追求内心的价值来展现自我的价值。不与他人比较,丢掉多余的自我意识,不执着于自己的虚荣心,将精力放在幸福持续时间更长久的“获得经验”上(取代获得更多数量、更高价值的物品上),生活将变得丰富多彩。从行动中获得的“经验”不会被剥夺,它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体现我们内心的价值。
无论我们达成多少人生目标,符合多少“幸福范本”的要件,我们都很快就会习惯,不再感到幸福。幸福取决于内心,它没有办法被“变”出来,唯有在当下这一刻被我们所“感受”。在每一时每一刻积极地看待当下所有的事物,感受我们所拥有的,我们将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