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0日,在这个微雨的早晨普茶17班的同学们相聚尘庐,开始了碗泡法的学习。
碗泡法的前身是点茶法,源于唐,盛于宋,可追溯于寺院僧人饮茶。碗泡法看似简单不繁复,然而其对每个细节的要求一点也不含糊。较之壶泡、盖杯泡等茶用,碗泡更需功夫精进。
茶席主人,需沐手焚香,插花缀席,静心内观,再以箸取茶,匀于碗中,待水煮沸,便可冲茶而入。席间,品茶者静观主席者匙汤分羹,心悦诚服。在碗泡茶席的主客动静间,互为感恩,以礼相尊。
课上老师的演示一气呵成,不急不慢,其从容、淡定,让在场的同学们心也跟着静下来了,专注于当下的一碗茶。习茶,即是修心。但凡是要泡出一碗好茶,手要稳,心要静。抛开心中繁杂,无牵无挂,将万千思绪付与当下这一碗清茶。
老师演示完毕,同学们开始实践,第一次泡茶难以顾全细节。观摩老师泡茶,看动作干净利落、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而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却很难做到。世事大抵多如此,虽看似简单但仍需勤加练习才可到达出神入化的境界。
天,慢慢晴了;心,渐渐静了;课程,也接近尾声了。我们曾各自揣着心事走在路上,而在这里我们将其一一卸下,香园的一道墙,隔开了多少寺外纷扰。人间多少事,都付一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