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缘起来自于田馥甄的一首歌,叫做终身大事,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就不禁在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样的大事,才值得我们终身去追求呢?
终身大事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关系一辈子的事情,一般多指婚姻,如父母担心女儿的终身大事。所以现在的终身大事基本上就是指年轻人的婚姻,但是有了婚姻就真的完成终身大事了吗,这件事真的值得我们终身去追求吗?我倒不以为然,我觉得终身大事应该是自己的幸福,但绝不仅仅限于婚姻这件事,无论你的幸福是在于努力挣钱买房子,还是在于不婚主义,游历山水;无论你的幸福是在于为了孩子丈夫做全职太太,还是在于奥运会上争金夺银;无论你的幸福是在于为了自己热爱的舞蹈事业一辈子不生子做妈妈,还是在于选择跟自己的同性相濡以沫......婚姻都从来不是衡量幸福的标准,也都不应该是我们终身追求的目标,所谓的大事,应该是我们为之所望并所愿的东西,是真的能带给我们幸福的东西,这样的大事,才值得我们终身去追求。
结了婚的人都幸福吗,恐怕不尽然,没结婚的都不幸福吗,自然也不是,所以结不结婚不应该成为一个判断标准,我们也不应该为了结婚而结婚。有的人遇到了那个命中注定,想要携手一生的人,然后选择步入婚姻的殿堂,这是神圣而美好的,是我们所有人都为之祝福和艳羡的。但是有的人他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没有遇到那个人,但是他不愿将就,所以他在等,这个时候他努力提升自己,在为未来即将遇到的那个人做准备,你能说他就不幸福吗,你能说他年纪到了,就应该结婚吗,不是这样的,年龄不应该成为结婚的条件,而应该是爱不爱。还有一些人,他本身不相信爱情这件事,并且不愿意为之付诸时间和心力,你能说他就不幸福吗,殊不知人家努力挣钱,努力享受,过得自在的不得了呢,你能说不结婚就是错的吗,显然不能。本身自然万物就是多种形态,我们要允许不同不一样个体的存在,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我们有理由尊重这种不同,不能说你婚姻很幸福,你就觉得不结婚的人都孤单寂寥,就觉得所有人都应该结婚,当然也不能说你婚姻不行,你就觉得婚姻罪大恶极,所有人都不应该相信,我们所能做的应该是尊重彼此,尊重不同,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如此,那么我相信社会也不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那些所谓的大龄未婚者。
当然说起来在催婚这件事情上,父母往往是坚定的践行者,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父母一直觉得什么样的年纪应该做什么样的事,很大程度上可能真的不是囿于别人的眼光,而是源于他们的爱,他们担心等到自己百年之后如果自己的儿女身边没有人照顾,没有人陪伴,生病的时候没有人送去医院,遇到事情没有人可以商量,他们不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他们觉得自己的子女是要结婚的,那既然是这样,肯定是在他们觉得正好的年纪去做这件事,所以在看到子女没有在当好的年纪去做这件事的时候,他们会着急,会催,虽然我不认同这种做法,但是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觉得家长们应该换种思路来看,你们的本愿是希望子女们幸福快乐,但是如果催婚这件事已经给他们带来了困扰,让他们离幸福越来越远,我们是不是要想一下我们的做法是不是合适呢,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并不是说所有人都这样做了,我们就一定要这样做,我们要试着接受他们的不同,大多数人都试过的路子女们觉得并不适合自己这也无可厚非,况且很多情况下他们并不是不结,而是时机未到。
婚姻从来不是通向幸福的途径,当然也不应该成为我们终身追求的目标。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找到能给予自己幸福的东西,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当然也包括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