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抖音成了所有人手机里必备的软件,人们在抖音上看漂亮的小姐姐看帅气的小哥哥,也有很多人上传着自己喜欢的明星,靠着抖音,很多人又再次火了一把。
抖音挺好的,至少我在抖音上看到了很多美好的画面,还有很多开心的视频。
抖音,我希望它一直存在,一直都这样美好。
抖音不仅捧红了好几位美女帅哥,更让“京剧也能很抖音”这个话题成了受人关注的一部分。
更是让德云社和汉服成为了网红。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我真心想和抖音说一声,谢谢。
谢谢抖音让很多传统文化的艺人有了一个走进大家的机会,也让传统文化的艺人们得到了理解和尊重,也算是间接的宣扬了传统文化。
但是,让我唯一感到难过和心疼的人是李玉刚。
翻出李玉刚话题的视频评论,出现了很多不好的言论。
比如:呵呵,居然还有人发李玉刚。
比如:这个人真难看。
比如:这个不男不女的真丢人。
比如:……
诸如此类。
不堪入耳。
却也习以为常。
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去怼喷子,因为好像无论李玉刚怎么做,他总是会被骂的很难听。
争论,辩解,都无济于事。
他说过:喜欢他,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就连他的粉丝也会跟着他一起被骂。
作为李玉刚的十年老粉,这一路走来,的确不容易,说喜欢很简单,坚持住却很难。
的确,在他走的这条路上,他犯过一些让人觉得无语的错误,尤其在对待梅派和哥哥张国荣的事情上,确实是有些不对。我也一度觉得有些丢人。
但每次看到他用心在做的古典文化事业被攻击被曲解,他也不解释的时候,就会更加心疼他。
因为,喜欢传统文化这件事,确实会遭来许多非议。
小时候,和别人说,我喜欢听戏,我喜欢看于魁智老师在春晚的表演,身边的朋友总会笑话我,说我喜欢的东西是不伦不类的。
他们还会说,春晚的戏曲节目就是给观众上厕所的时间的。
后来,长大后,逐渐遇到了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可是仍然会被说成是一群有病的人。
所以,没有人比我更能懂得热爱这一行有多不容易。
单就喜欢传统文化,就已经很难被理解了,况且李玉刚又是一心扑在这里面当做事业的人,其中的艰辛,恐怕旁人仍难以体会。
其实他很努力了,不停的创作,为了改变观众对自己的误解,不断的跨界寻求更好的合作,甚至减少了歌曲里女声部分,自己声带坏了,也依然坚持到演出结束,没有间断自己的工作……
舞台之外,参加各种禅修活动,走访很多地区的民间艺人,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还亲自学习几近失传的手艺,把民间艺术家带到舞台上让观众认识他们,他为了传承中华文化一直在努力。
还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书。
就连郑爽的成长经历的书都能大火,李玉刚实打实的走遍全国写出来的书却没什么反响。
但凡是和传统文化有关的书,几乎都没人看。
到底是传统文化本身就有问题,还是买书的人出了问题?
网络上一边倒的指责传统文化没有创新,这其中大部分人都没有进过剧院,也没看过完整的演出,总之,对于网络喷子而言,但凡和传统文化沾边的人和事,都是变态之人,无聊之事。
键盘一敲,老祖宗的东西就全是坏的。
纵观抖音里的一些评论,真的令人无奈。
李玉刚是人妖。
霍尊是同性恋。
巴特尔是性别意识模糊。
王泓翔长大要变性。
张云雷是阴柔。
王珮瑜是恶心。
王梦婷和蒋柯是花瓶。
……
诸如此类。
但凡是和传统文化沾边的男孩子,都会被说是变态。
但凡是和传统文化沾边的女孩子,都会被说,呵呵,不就是戏子嘛,装什么清高。
但凡是唱戏和搞曲艺的,都会被看不起。
专业的戏曲演员们发的抖音视频,更是没多少人点赞和关注。
一句“不就是戏子嘛”,就让人彻底灰心了。
所谓传统文化复兴,不过是痴人说梦,一个曾经的文化大国自我麻痹的说辞而已。
古人口中的谦谦君子,如今被这些搞传统文化的男孩子演绎出来了,国人却不再支持和理解。
谦谦君子,成了国人口中的阴柔和娘炮,仅仅是因为他们都比较瘦。
难道胖的,邋遢的,就是男子汉了?
所谓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是行为粗俗,外表肥胖,“男子汉”三个字,是一种内在的品格,是一种责任,和外形并无关系。
这个时代变的太快了,我都快不知道什么才是对的了。
有钱的人,仿佛才是那个应该被追捧的人。
可我仍然敬佩这一群心存信仰,为传统文化复兴不断努力的人。
我不希望他们被国人打击到失去了自信和信念。
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的确是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能听到他们气馁的声音,但我想和他们说,无论怎样,你们背后还有一群热爱华夏文化的人,我们会永远支持你们!
希望有一天,能够听见你们非常有底气的说“对啊,我们就是能够让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人!”
文化类节目《非凡匠心》里有一句话,说的是“如果有一天,无人能演绎,留给后人的,就只有遗憾”。
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复兴多一点支持,多一点关注,也多一点理解和宽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