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书中的“声音”
——读《从整本书精读到群书阅读》中的《时代广场的蟋蟀》
是在读书群的一个简单分享。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河南郑州的毛秋风,今天和大家交流沉砂老师这本书里面提到的《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本书。
首先我先来介绍一下《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本书是新蕾出版社国际大奖小说系列的。
这本书讲的是一只蟋蟀,一只老鼠和一只猫之间的友谊。蟋蟀柴斯特偶然间搭错了车,从乡下来到了纽约时代广场。这只蟋蟀一夜之间竟成了地铁车站的演奏明星,一曲曲的歌曲演奏,让匆匆赶路的人不禁驻足倾听,演唱会每次都是掌声如潮。柴斯特所在的主人家的报刊摊卖报的份数呢,也在增加。可是就在柴斯特事业达到巅峰时期的时候,竟然做出决定,要回乡下老家过平静的生活。在这其中柴斯特刚到纽约时代广场的时候,老鼠塔克和亨利猫对他的帮助,写得特别的具体。
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聆听自然的声音,感受心灵的旅程。
在这本书里面除了音乐之外,我们还可以读出来很多,比如说:友谊,成名,自由等,在这本书里面对于是留在城市还是回乡下的时候,亨利猫和老鼠塔克他们之间是有一些对话的。这对话也值得我们深思。朋友的意义在哪里?我们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我相信大家读了这本书之后,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感悟,都能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沉砂老师这本书里面所谈到的《时代广场的蟋蟀》相关的话题,第一板块是听课笔记,第二板块是《时代广场的蟋蟀》的阅读单。
一、听课笔记。
相信大家都听过不少的课,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做听课笔记的呢?其实我是最不善于做听课笔记的,因为我不知道要怎么记录,我的听课笔记基本上就是一个课件的复制,记录听课的一些关键点,林林总总记录了很多,感觉很用功,但其实之后记录的这些内容很少回过头来再细看。听课多了,越来越觉得记录也是一种技术活。
我们看沉砂老师的记录,有讲课人的上课的亮点,这个亮点,更多的是个人的主观的感受,自己没有想到的地方,让自己眼前一亮的地方,让自己有所启发的地方,然后就是记录对自己有用的一些语句和问题、思考。
我现在对听课记录也慢慢有了一点感悟:不是所有的听都要原封不动的进行拷贝,要根据自己所听课的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听课记录的方式,比如听讲座和听课记录方式是不一样的,最关键的是听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记录自己的瞬间感悟,也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有时候灵感是一瞬间的,如果不及时记录,过后就怎么也想不起来。另外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进行的思考、反思,或者是说对自己的触动,一些想法,甚至是行动,就如沉砂老师写到到:虽然这本书读了,但没有想到带到课堂上,听了交流课之后,就有了带班级进行阅读的启发,继而就有了阅读单的设计和班级活动。(笔记用不同颜色,分区域记录)
二、阅读单的设计
如果说大家没有设计过阅读单的话,或者还没有整本书阅读的操作经历,沉砂老师的《时代广场的蟋蟀》这一本书的阅读单可以说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我们拿起来就能够用。因为真的是特别的详细。关于这个阅读单我就不多说,相信大家看后肯定会有所启发,我主要说一下我从这个阅读单当中所读出来的内容。
1.章节的循序渐进。
其实就是怎么做推进课。这本书总共有15个章节。阅读单也是分章节来设计的,但在设计的时候并不是每个章节都设计的有阅读单,而是根据故事内容,有所整合,从浅入深,循序渐进。
其实这也比较适合我们阅读的状态,当我们拿到一本书的时候,刚开始也许学生有所抵触,也许读不下去,不知道要怎么读,就需要老师慢慢地一章一章的推进,等故事熟悉,所涉及的阅读话题也会更宽泛一些,会根据故事的节奏整合章节设计阅读单。
2.阅读单中的基础知识的涉及。
阅读单在如今不是一个新名词,可以说随着整本书阅读的普及,各种各样的花式阅读单是琳琅满目。再来看沉砂老师的阅读单,不花哨,很实用,甚至感觉有点应试。但如果深入来看的话,会感觉到她的用心。
不如阅读单的第一板块是会读、会写、会用。
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在读的时候不由自主会关注一些字词和句子的,虽说不理解不认识并不影响我们整本书的阅读,但我们的阅读也并不仅仅是了解故事内容而已。在前面提到的《你是我的妹》整本书精读当中,从所做的导图中可以看出,沉砂老师并是在《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本书当中才涉及到字词,而是在她的整个阅读当中会不由自主的来关注到这些词。
在阅读单当中,第1章的阅读单所涉及到的三个词语从加拼音,抄一抄,联系上下文解释并查字典来确认,到用这三个词语进行口头造句。我们都知道词语解释一直都是学生的难点,学生不知道怎么来进行解释,虽然说教给学生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并不会用,在这个阅读单当中就会进行渗透,让学生把所学过的方法来进行运用。
从第1章第2章老师所给出的词语的解释,到后面自己积累词语进行解释,其实就是一种读书的方法,学生不知道积累哪些词语,老师就从示范开始,告诉学生这些哪些词语可以积累,怎么积累,慢慢过渡到学生自己的有意识的积累。
我们要善于在读书当中积累词语和句子。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七“交流平台”是怎样做摘抄,在下册也提到了为什么要记录这个词语,它好在哪里?其实教材已经在提示我们,我们所教给学生的这些方法是一定要在实际当中来进行运用的,生活中的运用更重要。那怎么运用呢?整本书的精读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如果说我们领着孩子认认真真精读完一本书,相信孩子一定会收获读一本书的方法的。
3.写作秘籍。如何读写结合呢,在章节阅读的时候,老师要有敏锐的观察点,找到学生能够进行仿写的段落,或者是说能够从段落当中有所启发来能进行写的点,一定不要忽略。
4.阅读方法的指导。
从阅读单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在这里面渗透了很多的阅读方法。
比如说,画出描写声音的句子,多读几遍也可以录下来,其实这就是让学生有语言的敏锐度。
比如听一听相关的一些朗读,这是运用了阅读联结策略。
列表格进行比较是比较策略。在阅读当中这个策略应该是运用的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她的课例《数星星》,黑鹤的小说等都有用到。特别是一些人物成长故事的小说。前后的对比中的变化看出成长历程。
相信大家在认真阅读这些阅读单的时候,会发现很多的阅读策略。
5.话题的设计。
通过章节话题的设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故事主题的思考和讨论。这是我们阅读整本书的重点,学生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领会一本书的主题的,他们是在话题不断的引导当中进行思考,逐步走进书中,走进主题的。这也是交流课为什么学生谈的不深入的原因。我们要在推进的时候给学生话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才会触及主题。
我觉得《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本书的阅读单可以结合《你是我的妹》精读笔记,放在一块看就更能够完整的看出来如何带学生精读一本书。当我们老师深入到一本书当中,当我们对这本书进行深入的精读研读之后,才会带领孩子们来更深入的读好一本书。
读书也要会“倾听”,“倾听”文字背后的秘密和“声音”。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章节的一个简单的感悟,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20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