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更深地了解历史,几千年的以男权为主的中国历史中,男人们必读的人物不少,这里仅摘取几位历史名流:他们能忍、能屈、能伸,有智慧、有才干,是男人们必读甚至也是女人们可以学习的知名人物。
勾践:耳熟能详吧。当年,勾践和吴王夫差在会稽交战失败,幸有大臣文种和范蠡有远见和劝慰他。文种去向吴王求和,虽开始遭到伍子胥的反对,但文种利用了吴国的太宰嚭的贪婪,终于求得了吴王的赦免。可见,勾践用的都是得力人才。随后,勾践带着范蠡前往吴国侍奉吴王夫差,即便住在阖闾坟墓前的一个小石屋里守坟墓喂马他也能忍受,他为吴王牵马,自称贱臣,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对吴王毕恭毕敬。面对各种羞辱他隐忍节制,甚至有一次吴王病了,勾践还亲尝了吴王的大便,以示赤诚,取得了吴王的信任。就这样三年过去了,夫差认为勾践已真心臣服,便放勾践和范蠡回国了。
勾践归国后,为了让自己不忘报仇雪耻,他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还在房间里挂上了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以此来提醒自己莫忘受过的屈辱,这就是著名的“卧薪尝胆”的由来。并且采用了范蠡、文种提出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国策,这其间,他与百姓一起劳动,一起开荒拓土,生活上亦是非常节俭。经过二十年的休养生息,越国国力逐步强盛,军队也日益壮大。
后来勾践伐吴,大败吴军。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姑苏山上,并想要求和,勾践听从了范蠡的建议,拒绝了夫差。夫差见大势已去,就在姑苏山上自尽而亡。勾践终于洗刷了曾经为奴的耻辱。勾践后来称霸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司马懿:司马懿的故事大家也非常熟悉。其一表现在和诸葛亮的对智上。当年,司马懿被困,退守渭北,他预料诸葛亮会到五丈原安营,因为他知道诸葛亮不会冒险进兵,这样自己只要坚守不出,蜀兵到时候只好自动退去。果不其然,诸葛亮在五丈原扎下大营,又天天派人给司马懿下战书,司马懿却对此不予理睬。诸葛亮一连几十天派人挑战,魏军就是不出。这时,诸葛亮甚至派人制作了一套色彩艳丽的妇女服装,写了一封信送到魏营中交给了司马懿,司马懿一看本想发作:“竟然把我比作女人!”但他转念一想,“这是诸葛亮在用激将法,想逼我和他决战,我不要中了他的计策!”司马懿看完信,虽十分恼火,但到底忍住了。于是,诸葛亮也拿司马懿没办法,还直叹息司马懿对自己是了如指掌,直至诸葛亮带病治理军务,病死在五丈原中,司马懿才全军班师回朝。
后来大将军曹爽和司马懿共同管理国家大事,曹爽听从了私人谋士的智谋,夺取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于是称病和儿子辞职回家闲住。后曹爽派荆州刺史李胜去司马懿府中探望,司马懿知道他是来看自己的病情是否属实,当李胜来到司马懿卧室中,司马懿披头散发坐在床上,满屋子散发着药味。李胜走近司马懿,他双目无光,脸蜡黄蜡黄的,和李胜交谈时,故意装耳聋,逻辑不清,老眼昏花,喝药时,嘴角流下许多汤来,衣服、被子都弄脏了,喉咙似乎都硬了说:“我已经病得很重了,不剩多少日子了,两个儿子也不成才,希望大将军日后照顾他们一下!”李胜回去将亲眼看到的一切,向曹爽作了报告,于是曹爽彻底放下心来,放松了对司马懿的警惕。之后,司马懿暗中积蓄力量,除掉曹爽,夺回了朝廷的一切权力,可见司马懿的隐忍、智慧和厉害!
曾国藩:曾国藩是男人学习的楷模。祖父曾玉屏创立的家规,曾国藩归结为八个字,后人戏称“八宝饭”: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曾国藩恪守祖规, 强调“家和万事兴”,他们兄弟四个都从了军,九弟曾国荃为破天京立了头功。他认为欲“和”则必“孝”、“友”,他还有具体的治家之法,尤为曾国藩的家书为最著名,足可见他对齐家的重视程度。曾国藩有杰出、狞厉的一面,但他毕竟是个凡人,他有超过一般人的反省气质,只要认识到了错,他就会反省自己。他会为在家里因为一点小事与弟弟发生争执过了很久还深深悔憾,并教诫儿子纪泽要引以为戒。有一次,弟弟给他提了很多意见,一直说到夜至二更,这其间,曾国藩不理论,也不辩解,让弟弟一直把话说完,他倾耳细听,其中一条是说他好为人师,曾国藩听完也承认错误。又有一次,曾国藩到友人府上,见到友人的一个小妾漂亮养眼,回来后曾国藩脑际一直浮现着倩人丽影,他于是深刻反省自己,时时做到了修好身、养好性、调好心。他不仅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对兄弟子女要求也十分严格。曾国藩做人有一条原则:兄弟之间应该互谦互让,互帮互助,彼此发展,共同进步。曾国藩以自己多年的体悟,时时劝勉兄弟立德在先,在修身上多下功夫,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曾国荃攻下天京后,起居奢华,行为放纵,曾国藩写书劝其顿去侍功享乐之心,重修德业反省之课。他始终认为:今天进一分德,便可算积了一升谷;明天修一份业,又算剩一文钱。他代父教弟,以德行服人。在信中,他反复叮嘱要亲近良友,莫负朋友,勤俭为主,戒骄去奢。这些也仅仅只是曾国藩做人做事中的一些小细流。
男人一生要学习的做人做事法,勾践的发愤图强,司马懿的隐忍、智慧,曾国藩的自省、治家,愿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