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是初中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生成的重要途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诵读能加深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对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大有帮助。因此,教学文言文应将朗读摆在首位。我在教学《陋室铭》时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初读,读准字音停顿
教师在生读课文之前先指导学生四字句断句方法(即二二停顿),接着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这是语文教学培养语感最基本的方法。
二、再读,读出句读
让生个别朗读,从试读中发现学生字音、停顿不恰当出进行纠正;然后老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句读,只有读清了句读,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语言意义,反过来才能读得更准确、更清楚。
三、速度,圈出韵脚
引导学生速读,找出本文的韵脚是什么?所押的韵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的朗读主要为了使学生感受铭文的特点,了解骈体文押韵便于吟诵和记忆,读来有种朗朗上口的节奏之美。
三、品读,理解内容
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边读边思考:本文写陋室?到底简陋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陋室”不陋?(可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并说明理由。
一生:我认为从“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可表现出“陋室”不陋。因为这两句写岀了陋室自然环境之优美;
一生:我认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陋室”不陋。因为这两句表现了陋室主人交往之不俗;
另一生:我认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现了“陋室”不陋。因为这两句表现了陋室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师结:从反复品读中我们能感受到,本文虽不言“德馨”,但时时处处都在渲染“德馨”,一字未言“不陋”,但在作者笔下,陋室岂止不陋,简直是贝阕珠宫,琼楼玉宇。
至此,陋室主人安贫乐道,高雅脱俗的乐观心态尽现字里行间,学生自然而然领会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熟读,试背课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溜。”充分说明熟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以增加知识储备,培养语感。本节课在文末通过监督学生背诵让学生再次感受本文优美的语言和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
诵读贯穿于本节课的所有环节,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诵读方式,学生不仅准确积累了文言词语,而且熟练的拿下了背诵,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本文的内容及作者安贫乐道、高雅脱俗的乐观心态。在文言文教学中,以“读”代教,言有尽而“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