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看是枝裕和的电影完全看不下去,感觉节奏太慢。后来,当我能够慢下来,掌握内心节奏的时候,重新看了《无人知晓》、《比海更深》等,它们看似平淡的叙事中蕴含力量,震慑内心。去年双十一的时候买了《日知 是枝裕和特辑》,一年的时间读了两遍,每一次都有会有新的内容迸发出来,点亮大脑中的黑暗。
每次读到《下一站天国》这一章,是枝裕和把剧本给了侯孝贤看,侯孝贤说:“摄影机摆放在哪里,是在现场看了演员的表演之后才能决定的,而并不是在进入现场之前就决定好的。”我就会“哈哈哈”不由地笑出了声。我们现在无论是拍电影,还是电视剧、微电影、网大、广告短片,都要求在开拍前就需要分镜头表。这样恰恰忽视了演员现场的发挥,导演的艺术审美能力,最终被一堆空想出来不符合实际的分镜头剧本束缚住。
没有台词的弊端,是枝裕和、王家卫都有所尝试。在是枝裕和这里看到的是这样的描述:“让演员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动、表达,但结果出场人物好像是我自己,也许是因为没有台词,大家都在考虑导演想要表达什么吧。”所以之后是枝裕和会把剧本中的每一个角色写清楚,写明白。
零星跳跃的经验穿插在是枝裕和导演的片子里,为了成为真正意义的人,是必需要连同失败一起记住的。
作者:茶乌龙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17/2
定价:45.00
装帧:平装
丛书:“知日”书刊
ISBN:9787508671109
34岁从影的是枝裕和,要让观众感受到的是人人都会无意间感受到,然而却没有人愿意正视的阴暗面。他的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小孩和死人,我们很容易把是枝裕和比做小津安二郎,然而是枝裕和电影中的人的拍法,房间的构造,外观与空间的部分,更多是从成濑巳喜男那里学到更多。并且深受杨德昌、侯孝贤的影响。
这个倒是如此,小津安二郎的电影《秋刀鱼之味》表现中产阶级的无奈,锁定的是日本社会被背景的一群人。是枝裕和在某种程度来说是想做亚洲导演,诉说平庸小市民的生活、阴暗面。无论是小津安二郎,还是成濑巳喜男、是枝裕和,都是在做自己,被称为“作者导演”。我们这个年代已是一个感受不到新事物的刺激的年代,能想得到的创意早就已经成为成品流入市场,所以我们既要做到不随波逐流,也要保持不被主流吞没,唯一的出路就是做自己。是枝裕和的画面感,是无法模仿的,这不是用什么器材,在同样的地方取景就可以做到的。静态里追逐动态,动态里强调静态。用一个安静的画面表达括噪,反过来用沉重的画面去描述轻快的故事情节。
思索后的恍然大悟,继而不禁反思。这也是电影的魅力所在,你总是看不透它。
这本书虽无法详尽的描述是枝裕和所有影片中的内涵,但经过简单的介绍,也能明白导演的创作思路,也采访了导演周围的人们,摄影师、演员,导演的老师等等。
作为个人创作者,始终很难摆脱“自我创作的欲望”,我明白的创作的目的不是“表达自我”,而是为了“交流”,并非“我”在孕育作品,而是作品早已蕴含在世界之中,作者只是在[发现]它们,把它们展现给观众看,观众从作品中解读出的东西,会比创作者原本想要表达的东西更为深刻。然后这个过程极为困难,“我执”干扰了这一过程,全是作者的自我话语充斥作品之中,对世界的宣泄。在商业社会环境下的创作过程,更是把这个过程复杂化,难上加难了。
其次,作者的作品需要专业的评论家,才能更清晰,轮廓化。电影要对日常生活进行丰富的描述,人比故事更重要,通过深入关注和挖掘自己内在的体验和情感,表达的作品,就能有某种普遍性,进而引起全世界的共鸣。这个过程中,各位评论家们的讽刺,批评,赞同是能让创作者越来越面对自己的内心,空白、枯燥、阴暗、邪恶的那一面统统暴露无遗,这个过程无疑是痛苦的,也是创作者走向终极目标的必经之路。
最后电影之路极为难走,遇见过许许多多的导演,电影制作人,在这条路上,大家都为了各自的目的而来,只有最终沉入电影艺术的人,才能变的如此重要。
是枝裕和的影片把平淡生活的日常琐碎描绘到了极致,却不会让我们觉得寡无味,反而能勾着人跟着他一路走下去。安静的缓慢,治愈人心的能量,波澜不惊的生活表象下面满是疮痍,温暖的细节和冰冷的故事交替,背后的细腻、质朴展现了导演的内心能量。
在本书的最后,有是枝裕和电影中的足迹章节,我想有一天可以去那边看看。有一件平常不过的事情发生在电影院,那时我在看是枝裕和的电影,前排有位男生说,我知道导演,是“枝裕和”。
我莞尔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