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病”——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大概有这么几点:
1、从症状上来讲它可能是符合抑郁症诊断的。
2、他们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似乎很多时间都是为了获得成就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但是当他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3、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
4、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
5、有强烈的自杀意念。这种自杀意念并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我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还要活着。我完全不知道我活着的价值意义是什么,每天的生活行尸走肉,如果是这样,还不如早点结束
6、通常这些来访者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两天。可能从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有这样的迷茫,可能他之前已经有过尝试自杀的行为。
7、最后,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他们的问题大概不是通过改变负性认知就可以解决的,甚至不是去研究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不是早期创伤可以解决。
(北大徐凯文《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演讲)
看到这个文章的时候,我在思考“空心”到底意味着什么?也许这个词并不能全然地概括某些人的特征,但至少它反映了一部分的生活状态。
空心是什么?
空心,意味着一个人与自己的感受是脱节的,他不知道自己真实的感觉是什么,一切以最为合乎情理与期望的标准来行事,所谓的意义感、价值感自然是没有的。因为,一个真实的意义与价值总是需要和自己内在感受系统相联结才能被真实地感知,才能成为一种动力与体验。如果一个孩子成长起来,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真实的感受,那又何谈生活的意义与乐趣呢?
“空心”从何而来?
作为一名曾经的高校心理老师,作来一名企业EAP的咨询师,同样,也作为一名两岁宝宝的妈妈,我想每个孩子出生都是带着“心”来的。也许,他还不知道“自我”为何物,但他知道自己舒服或不舒服的身体状态,知道柔软或僵硬的皮肤触感。那为什么有些人在长大之后找不到自己的“心”了呢?
童年早期缺乏基本的互动。这个观察不是从学校的经验来的,而是从我的EAP咨询经验来的。我在一家工厂里做咨询,接触到很多20来岁的产线作业员,当然,基本都是第二代或第三代的农民工。他们的父母为了更好的生计而外出找工谋生,或者有些孩子是在父母完全没有意愿的状态下诞生的,所以他们一出生就只是在爷爷奶奶的照料下成长,没有太多交流,也没有亲子互动,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也许吃饱穿暖也属不易的事情。他们长大以后,也就是在不同的工作,不同的流水线辗转,好像想谈个恋爱,却都不知道怎么和别人交流,周围的人也不停在变,想聊聊天的时候,好像除了单独乏味的工作也没有什么其它的言语。他们中很多人最多的感觉就是“无感”,更不用说找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了。在咨询的过程中,也多是单调重复的几句话,或者几件事,但他们却也感受到某种不舒服,却无法言说。
被父母强势的价值感所主导。这样的孩子往往来自优秀的家庭。因为他们的父母很优秀,所以他们的父母更有话语权,这个话语权甚至包括了“你的感受是什么”的话语权。于是,这样的孩子不能说出与父母相悖离的感受,只有父母认为该有的思考,比如说如何才能被评为优秀,如何才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如何才有机会换得一份好工作。这样的孩子在日常的生活里也许对师长很恭敬,对同学很友善,对工作很尽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只允许自己呈现出阳光、积极、向上的面貌。但无论他如何殷勤,却很难感受到他们的真心。哪怕取得更好的成就,也不能发自肺腑地感到高兴。其实他们的父母也极少能表露自己真实的感受,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规则而不断地伪装自己。
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还有一类,其实是被忽略和遗忘的。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很多父母也似乎有了些科学育儿的理念与方法。他们开始注重与孩子的互动,对孩子的陪伴,以及平等地和孩子交流思想和观念。但当一个孩子在饶有兴趣地玩积木的时候,他们可能表现得比孩子更有兴趣;当一个孩子仅仅是尝试了一个力所能及的活动的时候,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夸赞和表扬。他们从来不让孩子体会到挫败,就像从来不让孩子饿了或冻了一样。这样的孩子也会逐渐无法意识和区分自己的感受,因为无论他们体会到什么,似乎父母都感受到了比他更强烈的感受,而他也开始怀疑自己的感受也许只是源自于他们的父母。这些父母在给予反馈的时候,其实只是觉得“应该如此”,并没有真心实意体会孩子的感受,反映或照料变得夸张起来。
如何保护孩子的真“心”?
1.改变自上而下的权威感。为了父母后,更深切地感受到对一个幼小生命的责任,但这样责任有时候也会衍变成一种控制,担心孩子不知冷热冻到自己而强行让孩子穿上厚厚地袜子;不问原由不分情况地要求孩子按时睡觉;只是因为担心孩子吃得不够就一个劲儿地给孩子塞吃的……我想这可能是很多父母都做过的事情,但殊不知,这就是一种控制,我们在剥夺孩子感受自己的权利,也在剥夺他发展自我意识的权利。也许我们无法完全避免不这样做对孩子的担心,但我们至少多和孩子有些平行的沟通与交流,允许他有机会体验小脚丫无束缚的自由感,理解他不愿意睡觉也许只是想和父母多玩一会儿的小心情,同意他宁愿饿着也愿意多吃的决定……我想这才是孩子发展自我感受的开始。
2.觉知观照每一个当下。当我们的处在焦虑之中,我们的反应就不会由心而发。我们没有办法真实地观察到孩子的感受与兴趣点,无法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回应。当我们能觉知自己并观照自己的感受,就会发现,有的时候我们想给孩子这样或那样的照顾只是我们内心不安全,我们夸大了孩子的感受与需求,我们放大了问题和挑战;我们也会发现什么时候该与孩子亲近,什么时候该给孩子自己的空间。对自己有了觉知,我们与孩子的相伴才会和谐,才会自然。
3.学会自我管理。孩子的成长也需要有规则,而不是无微不至的照顾。身为家长需要不断培养对自己情绪的管理能力,不将无法控制的愤怒或期待安放到孩子身上,而能从自身着身,让自己感觉好一点。温尼科特说“成为足够好的母亲”,我们只需要在平凡的生活中照料好孩子,并且在孩子想要分离独立的时候同时接受孩子的分离与独立,我们就能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爱。而这样的爱,也会帮助孩子面对和解决自己人生的挑战与困难,成为孩子一生至关重要的财富。记住,孩子固然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但不是我们期待的复制品,也不是我们未了心愿的延伸。保护孩子成为自己的权利是为人父母的第一要务。
在一个空心病泛滥的时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找寻自己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于我们而言很重要;保护孩子,尊重孩子探索和成为自己的愿望,也是父母的职责。祝愿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都能远离“空心”,活出真心!
推荐书目:
妈妈的心灵课
父母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