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数千年的打耳洞历史。
在古埃及,男性和女性都打耳洞
“人类佩戴饰品,把东西放在脖子上、手腕上或手指上是件自然的事,然后是把东西放在耳朵上。”
—《圣经》
论起打耳洞的缘由,最开始应该是因为民族风俗。
比如印度女孩会在很小的时候打耳洞,然后戴起首饰来,作为财富的象征。
我国传统文化包括现在也一样,有穿金戴银的这说一法。
其次,耳洞佩戴装饰可以作为一种标记。比如黑裔和拉丁裔会给婴儿打耳洞,戴上特有的配饰,表示性别等。
而从心理上看,耳洞更多是标志着一些事情的结束和另一些事情的开始。
对于有的人来说,打耳洞意味着与幼稚告别,意味着开始自主的生活与选择。这种自主性首先体现在对于自己身体的支配。
仅此而已。
1
朋友清子说:
我真的不是什么坏女孩,相反我自认为自己很善良。
看到小动物受伤我会心疼,看到残疾人乞讨我也会给钱,看到国旗升起我会敬礼瞩目
马路上碰到的老人,从未计较过真假,只要你伸手要钱,哪怕只有几块钱我都会掏出去给他。
我一直活得很心软且很善良,也一直相信一句话,人还是善良一点好,免得死后进了土里,为这辈子做过的事而后悔。
然而,这么善良的我,却因为一个纹身、10个耳洞和本命年穿的红色内衣,被人骂不正经,小贱人。
于是她忽然明白,
这个社会,好像一直都会拿外表去否定一个人的本质。
2
前段时间,黄磊的女儿多多又因为成熟的打扮上了热搜
被众多网友抨击,一时间网络所有不好的评论,都一边倒地认为
小小年纪就打扮如此成熟,丧失了小女孩该有的天真可爱模样
之前也因为打耳洞戴耳环被说过小小年纪就如此爱美。
但是人们却不知道
她在别的小朋友还在玩泥巴的年纪,就包揽了某大赛的钢琴独奏,钢琴四手连弹,小提琴独奏五个一等奖
还自己翻译英文小说,编写英文诗,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会画画,烘焙,做手工......
只要你翻开孙莉的微博,你就会知道多多其实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孩子啊!
但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小女孩却要因为年龄,因为染了喜欢的发色,打了想打的耳洞,穿了时髦的衣服,涂了好看的口红而被定义为坏女孩。
有时候可能只是单纯地想去尝试另一样新鲜的事物,去享受陌生事物带来的新奇和刺激,只是为了满足内心小小的臭美的心愿。
3
电影《七月与安生》里,安生一点也不安生,染着五颜六色的头发,大大咧咧招摇撞市,不仅抽烟喝酒,还打耳洞,甚至早恋。
但是我们谁也没有认为她就是一个坏孩子,反而更加心疼和喜欢她。
直到数年后,安生变成了一个沉默内敛的成熟女人,每天下班就是做饭、写稿、带小孩,谁会想到:这曾经是一个抽烟,喝酒的“坏女孩”呢?
而那时安生的境遇,并不是她个人所能决定的,而是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所导致她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而已,与本质的好坏并无关系。
而更多时候,纹身,打耳洞,只是心底里想改变现在的自己,厌倦了当前的生活状态,想去尝试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4
有人对海鲜过敏,有人对花生过敏,也有人对花香过敏,好像我们都能接受。
那么,如果有人对考试过敏,有人对上班过敏,有人对婚姻过敏,甚至如果有人对亲戚过敏,这些也是可以慢慢能被接受吧。
以上说的一些日常,可以表现的却是对于不同事物所需产生的包容心和同理心。
这个世界那么大,总有各种不一样的事物,不必非要强求每个人都跟自己一样,也不比非要让所有的东西都一个属性,那样岂不是很无趣。
与其诧异,不如学会包容和理解,去包容跟自己不相同,自己暂时不认可但无伤大雅的事情。
但请你做个好人,试着去理解不一样的人生,去尊重不一样的选择。
就比如:我抽烟酗酒,打耳洞纹身,但仍不影响我是个好女孩。
-END-
这里是“有孔部落”(公粽号同名),这里有一群有趣有个性的人 ,我们组成了最时尚最好玩的穿孔爱好社区,如果你也对穿孔感兴趣,那我们就可以一起玩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