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伴读No.45《论语》导读第四讲笔记

子罕篇第九:真人孔子,大师风范。

一、本篇概述:

本篇31章,主要由孔子自己的话和别人对孔子的评价组成,类似于《述而篇第七》,重点展示孔子丰富多姿的形象、风采和人品。孔子讲自己卑微的出生:“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叹自己老年的悲哀:“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说自己的后事:“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孔子讲自己的贡献:“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表明自己迫切的从政心愿:“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表示自己的坚守:“三军可夺帅也,匹去不可夺志也”;表白自己作为君子的洒脱:“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作为弟子的代表,颜回敬佩、赞美老师——“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读了这篇夫子风彩更加生动、真人孔子、栩栩如生,如在眼前。

二、本篇要点

(一)他人眼中夫子——大哉孔子

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罕言利与命与仁”是弟子们感受到的孔子的价值追求,即知命、依仁而罕利,知道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依循仁道竭力而为,完成生命必须接受和承担的使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对于利,则“见得思义”(16•10)潇洒对待——"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这是孔子的终身信念和追求,也是弟子与孔子一路同行,对老师深切的理解和崇敬。

9·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面对他人的如此盛赞,孔子用轻松风趣的语言做了回应。其含义是我的特长多呢。孔子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9•6)(鄙事:乘田、委吏)别人转述孔子的话“吾不试,故艺。”

(9•7)年轻的孔子“志于学”而多才多艺(礼乐射御书数),故能“三十而立”。其过人之处,在他不满足于多才而立,追求“君子不器”

(2.12)“下学而上达”1435),既要有各项专才,更要有为人处世的达道;既要有基本的物质生活,更追求精神界的高峰。

9·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是弟子们对孔子的旁观,他们从孔子的日常言行举止中观察感受到老师刻意的克己修为。做到“四毋”,不容易——不凭空臆测,不绝对听从,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根除这四种毛病需要很高修养,还要有很深的定力。杨伯峻解释为“孔子一点也没有四种毛病”。我理解为:孔子内心有一种自觉,时刻警醒自己要断绝这四种毛病,防止它们在自己身上发生;而不是自己已经完全做到了这“四毋”,其实是与他人相处时,考虑别人的感受,注意优化与别人的沟通,从而相互理解,相互助益,以友辅仁。

9•10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孔子类似行为,弟子们在《述而篇第七》第9、10章已有记述——一“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作为后世称为的至圣先师,其生活细节中体现的守礼敬人等内在修养,更具有和蔼可亲、耳濡目染的生活气息。这样的行为,既是孔子仁心的自然流露,又是默默无闻给弟子们以身教。

《论语》里以“子”开头的章节,大多是弟子们对孔子言行、表现的描述和思想、观点的判断,由此感受、领悟老师的人品和智慧,表现老师的言行一致和身体力行,也是向老师学习弟子们不仅听孔子的言传,同时注重体悟老师的身教。当然,孔子的身教不是故意的、有意的,而是他心性和仁心的自然流露。孔子的“循循然善诱人”体现在其一言一行之中,弟子们佩服、尊敬他,“亲其师,信其道”,自愿向老师学习以提升自己的德才和境界。

9·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孔颜虽是师生,却情同父子。孔颜不仅情义深切,而且相互理解,成为知己。颜回深赞孔子,既表现了对老师的尊敬,也表现了对老师人品、智慧的深切感受。同样孔子夸奖颜回“贤哉回也”,既是对弟子的表扬,也是对其深入的理解。后世人提出并探究“孔颜之乐”,可见其师生关系的亲密和灵通。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教学相长”成为人生知己。孔颜是教育人的榜样,值得当下教育人借鉴。

(二)孔子自述:自知者明,自省者进。

9·3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9·6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子贡认为孔子的聪明和多能是天赋,而孔子却认为自己的才能是实践操作中锻炼出来的,就是“学而时习之”出来的,他说过“无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的生活智慧在于既素位而行,又学而不舍,不断进取“下学而上达”孔子一生,可谓终身学习改变命运的典范。

9•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说自己“无知”、“空空如也”,不是简单地说自己没有知识,什么都不懂,而是博学者的一种境界和思路。就像苏格拉底说的,“我唯知道的就是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当一个人知识越来越丰富的时候,反而觉得知识的海洋越来越宽广,而自己知道的很少很少,可能连沧海一粟都没有。“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意思是,我什么都知道吗?我有很多不知道的知识,面对知识海洋,好学者一定深入研究,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智慧。“叩其两端而竭焉”即是抓住提问的两端、两面从辩证的角度辩,深入分析问题,深度探究问题。

9•12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9·13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9·16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面对日常生活,孔子表现出的是尽心尽责,怀揣恭敬之心。“大哉孔子”从何而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伟人的起步、根基都是从细小务实的事情开始的,不断自省,终身修行,“下学而上达”。作为儒学的继承人荀子,对人生成长亦有深切的感悟。他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不经历必须的阶段,没有一定的积累,就不能继续向前通达,走向学问、精神的高处和远方,成长之道定是循序渐进以厚积薄发。

9•3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做学问,明道理,立身行道,通权变——为人处事、德行修养的四个层次境界,就是孔子说的“下学而上达”,一层比一层更需要智慧和功夫。到了通权变、不拘泥,就到了“智者不惑”的高度。

孔子人生的志向是“吾道一以贯之”,为了坚守自己的“道”,需要权事之轻重,而得道义之正。权变,为的是不变;守道不变,需要权变。

孔子感叹的是,循着“共学”、“适道”、“立”、“权”的境界越来越高,与之共勉的人越来越少,从另一个角度看,越伟大的人越孤寂。对此孔子亦有感叹——“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土达。知我者其天乎!’”(14•35)

(三)激励弟子,自强不息

9·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我们可以想象,孔子深情地面对弟亍们,娓娓道来,似乎掏出心窝,希望引起弟子们的共鸣,引发他们的思考,激发他们的进取心。这就是“循循然善诱人”的夫子形象。这番话的关键字是“吾”,孔子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说:“君子求诸己”“我欲仁,斯仁至矣”。“止”,是自己出;“往”,是自已往;进退由己不由人。学与不学在于你自己,修养不修养在于你自已。成败由己不由人,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9·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孔子说:“庄稼长成了苗但不开花吐穗,有这样的情况啊!庄稼开花吐穗了但不结果实,也有这种情况啊!”接着上面主动进取的话题,孔子以庄稼成长成熟的过程,比喻半途而废者不能成功。人的成长,好比从苗到秀到果实。这个过程,自己坚持不懈,进取不止,方能果实累累。

孔子作为老师诲人不倦,不断激励弟子们发奋图强、勇往直前,真是用心良苦令人敬佩!其实,他这样不知疲倦、持之以恒地引导弟子们,本身就是终身不辍、坚忍不拔的典范。

92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后生可畏”是孔子对弟子们的期待和心愿,作为老师总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后生”总能“可畏”吗?“后生”如何才能“可畏”?这就照应了前面孔子对弟子们的引导: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了“吾往也”、“其进也”的不断努力进取,人的修养才会不断提升,生命的质量才能越来越高。“后生可畏”,必须生命不息、奋上不止,否则只能“四十、五十无闻”而“不足畏也”。

孔子期待弟子们“后生可畏”,又提醒他们自强不息而不可前功尽弃。孔子对弟子们的谆谆教诲,实在令人感动和敬佩。

9·24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提醒弟子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话:法语之言,依据规则交流的话,忠言虽逆耳,但要听之并行动,以改正自己的错误;巽与之言,恭顺赞许的话,顺耳之言听得舒服,但其是非真伪,则应加以仔细辨别。这样才能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孔子教诲、引导弟子们的话可谓肺腑之言,如春风化雨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引人深思如此真心诚意、游人不倦,令人敬仰。

92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持自己的心愿,才能实现人生目标。志在己心,就是“匹夫”只要自己坚守,别人不能夺。“不可夺志”,表示人格的坚守。三军之帅虽然威武强悍,但是被别人任命的,却可以被夺。

9·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以寒冬的松柏仍然绿叶葱葱,比喻面临困境而巍然屹立的精神,以此勉励弟子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9.•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希望弟子们具有“知”的思想、“仁”的品德、“勇”的精神,成为人格完善的君子,成为“不惑、不忧、不惧”的坦荡荡君子。


三、夫子风采——川上达人:诗意、历史、思想融合。

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短短14个字,5个标点符号,表现出孔子的诗人气质、历史眼光、思想境界,感受到孔子的丰富情智。“逝者”中的诗意。子在川上。为什么在川上?孔子喜欢水,遇水必观。智者乐水嘛。一个人,站在水边,若有所思,就是一幅富有诗意、耐人寻味的画面。水,司空见惯,走过水边的人无数。但是,在水边停下来,看看水,做思考的仅孔子一人。天地间,一人,一水,此行为艺术,是怎样的况味。子在川上,后面的逗号用得好啊。这个逗号,让我们关注“子在川上”这个行为本身,而不是仅仅关注孔子说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在川上,是一种诗意的存在,诗意的栖居。

罗丹的雕塑《思想者》,一个人坐着,硕大的头颅略微低下,沉思的样子。如果我是画家,我要画一幅画——《中国的思想者》。寥廓天空下,孔子站在浩浩水边,望着眼前的流水,若有所思。中国的思想者,是诗意和智慧的圆融。

“逝者”中的智慧。站在水边,孔子思考生命的存在,思考历史,思考人类永恒的话题—时间。他想到“逝”的历史感中的时间,想到“不舍昼夜”,时间一刻不会停下。对时间的追问,是人类共同的思索,体现人类智慧。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有趣的是,几乎在同时,孔子和赫拉克利特东西两位哲人,都面对着流水,道出自己的心声,把人类的思考带上了新的高度。同时期,印度智者释迦牟尼用另外的方式,对时间做了思考。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后,他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时间是永恒的,又是流变的。时间是能感受到的,又是未知的。时间是人类的享受,也是人类的宿命。有被时间留下的,但最终一切都将被时间无情地带走

人的存在感、寂寞感、苍茫感,都由时间而来。这是何等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智慧!

孔子遇山水必观,用水的特征表示多种仁德,表达对人生的理解。上善若水,水滋养万物,包容万物,荡涤万物,水是仁慈的。水活泼灵动,启人思考,给人以智慧。山,沉稳宽厚,内蕴金石,外秀林木,贡献万物,恰似仁厚的长者。

智仁者乐山水,昭示着天人合一的思维。乐于山水,是乐于山水之精神,是化山水之精神为我之精神。是谓“人法地”,效法大地以豁达自身的胸怀,修养自身的性情,与天地精神共往来这是孔子屹立于大地的永垂不朽的形象和风采。

四、孔子嘉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61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20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07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4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54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265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9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0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9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95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970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54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72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1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52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5,210评论 1 16
  • 01 学而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 有...
    故垒千堆雪阅读 8,023评论 0 4
  • 学而篇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
    鹏哥有声阅读 3,320评论 0 1
  • 在我们的脑海中,永远有一个或那么几个好像永远不会老的女神。作为一个男生,她们甚至会影响自己的择偶标准,来看看那些永...
    不老女神阅读 635评论 1 3
  • 文化之谓, 溯物之文, 载册野寻, 究心向理, 问古证今。 化身物外, 执艺哲陈, 无论无法, 有脉有真。 不定于...
    峰怀天下阅读 17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