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很高兴地看到新升级的麻吉星新系统,有一种旧友重逢的感觉。
那么,如何才能与这好友淋漓畅快的交流,是这学期摆在眼前的任务。
高三化学的一节复习课《同分异构体》,给了我极大的启发。
01 深度剖析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精准把握教学方向
同分异构体是人教版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中一个基本概念,在培养学生化学认识视角和运用化学观念分析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学有机化学学习中极为关键的内容。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三年级一轮复习的学生,此前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量同分异构体的题目。综合数据看来,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同分异构体书写思维模式,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
精准教学流程图
02 紧密结合学生动态发展与知识漏洞,精准开展以教促学
课前导学评估
课前,老师推送了2节微课和2道精选微习题,并依据数字化的作业报告评估学生自学情况。在数据精准反馈中,发现第一题的正确率为85%,第二题的正确率为72%,反映出班级学生对该知识点尚未完全掌握的现状。
问题呈现
课堂伊始,老师直奔主题,当堂打开作业报告,向学生呈现了班级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并跟学生们明确了课前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限时练习准确反馈
根据课前导学情况,老师设置了精选习题,以“智勇冲关”的趣味形式,引导学生全面突破知识点,对课前导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补救学习。具体做法是:通过课堂竞赛,让学生在平板上限时作答,教师在快速准确获取到知识点的答题情况后,定向邀请错题学生分析思路,并通过环环提问步步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学生反馈进一步开展对于同分异构体书写的探究。
以问题做引导
在对学生的重要基础知识点进行补救后,老师直击教学重难点,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开展连续精准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及时提供干预指引。
老师先从最简单的问题“C4H9Cl有多少种异构体”入手,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出下一个知识点。并再次抛出问题,通过抽选功能随机选择学生就问题进行分析,在学生思考基础上进行思路提示和总结,并适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总结思路误区,协助理清学生思路。
观点发表
在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后,老师迁移至学习场景对学生进行提问“这些分析方法适合于哪些场景?你对哪种方法用的最为熟练”?学生通过“发表观点”输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在教师端形成智能云图,对之前的学习过程、适用场合、掌握程度进行复盘,帮助教师快速了解学生共性观点和个性想法。
师生协作修正模型
基于这些方法适用于什么场合的问题,老师提炼关键词“n价基团”。学生通过对几种方法适用场合的梳理,初步进行自主建模,加深对方法的理解,同时高度凝练概括形成模型,教师干预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模型,并提示易错点和注意事项。在学生探索模型基础上,师生协作对标 n价基团思维导图进而完成模型修正,实现方法结构化,从而建立同分异构体书写的思维模式。
小组协作
在共同协作建立模型后,老师运用n价基团,带领学生挑战高考真题。具体做法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确定分工,讨论解题思路,并通过拍照上传功能,将小组讨论成果进行提交汇总,开启小组协作的模式能够让学生看到其他同学的思路,从而发现自己的不周之处,高效且有针对性;。教师查看小组讨论成果,讲解小组不同的解题思路,并进行点评。
教学干货:
①利用微课与习题实现课前自主学习与检测,为教师评价学生自学情况提供数据,为是否进行知识补救提供信号;
②课堂竞赛形成的数据总结,精准分析学生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为进行个性化教学提供前提;
③拍照上传、发表观点等功能实时反馈学习现状,协助教师进行精准提问,及时捕抓学生激发点进行思维碰撞,并引导学生自我修正实现精准教学干预,促进课堂节奏的稳步推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智慧课堂中的学习数据,则为教师开展精准教学提供了条件基础,九月,新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