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增强记忆——我们怎样才能记住新东西
本部分从三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具体增强记忆及其持久度的方法。
角度一: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开篇一个小测试,让你打破学习的陈规,重新审视代代相传的“学习的好习惯”。这是我进入第二部分学习的初始感受,其他题我自己学习时应该会和作者一样的选择,因为我自来就是一个不那么刻苦的学生,所以现在培养自己的孩子时也尽可能提前做规划,列学习提纲,有一定目的性去引导孩子。可是有的方面,我还是按照老习惯去定义“学习的好习惯”,至少在第三题学习的环境上我犹豫了,与很多人一样,我更倾向于一个相对更加安静的环境去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但是一年多以前,在我开始使用“嘀嗒”这个软件后,这个理念我开始有了动摇,因为我发现有的白噪音也同样能达到专注的效果,例如我很喜欢软件里的咖啡馆爵士乐,在做一些需要专注度很高、灵感性的事情时,我很喜欢事前自己手磨一杯咖啡,然后开上这个音乐,正式开始我的番茄。这样特别容易让我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愉悦感,做起事也更加轻松。
又例如“好习惯——保持一贯性”。我算是一个很容易专注的人,过去写方案就恨不得整个人都黏在椅子上,所有的所有都专注于我的思路、我脑子里的蓝图和一个又一个的想法。后来我因为喝水和运动太少而得了结石。躺在病床上的我开始反省自己的“一贯性模式”。抛开这种模式的效率不谈,因为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不可一概而论,但是在我开始质疑自己的工作模式,而开始尝试另外一种模式——也就是间歇性的方式,例如“25+5的番茄钟模式”等,我发现感觉也很不错,精力得到了保证,持续性更长,人的幸福感也比过去增加不少。
角度二:“间隔效应”——分散学习的妙处。
“同样的重复次数,若恰当地分成几组、拉开时间距离来完成,要比集中起来一次完成的效果明显好很多。”——赫尔曼·艾宾浩斯
化整为零,分散式学习。把一次集中学习打散成数次学习,并拉开每次学习之间的时间间隔,有利于知识的持续性。虽然挑灯夜战、临时抱佛脚的突破对我们的考试有一时的帮助,但是这种记忆并不深刻,在考试时很容易混乱,知识的持久度也是非常短暂的。
那怎样的间隔时间是最适合记忆曲线的间隔,能帮助我们长久记忆呢?
科学研究的历程是曲折的,但是最终的结论却是非常非常行之有效,并且诱人的。一名名叫彼得·沃兹尼亚克(Piotr Wozniak)的19岁波兰大学生用自己的体验回答了上述的问题,并把它们进行了有效推广。答案便是:
要建立并维持一套外语词汇、科学概念或其他信息资料,最佳复习间隔是:
第一次学过之后,一两天之内复习一次,然后过一个星期再复习,过一个月再复习。之后,复习间隔可拉得更长。
1987年,沃兹尼亚克把这套体系汇编成了一套完整的电脑软件,叫作Super Memo,并迅速风靡全球。
到了20世纪90年代,经过实验室的超长孵化之后,“间隔效应”的研究终于真正走上了正轨。一个又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案展现在世人面前。
备考的最佳复习间隔又是怎样呢?
研究表明,第二次复习与第一次学习之间的最佳间隔,与距离考试的时间间隔按比例递减。也就是说,如果距离考试还有一星期,那么最佳复习时间为第一次学习过后的一两天之内(20%~40%)。如果距离考试还有6个月,那么最佳复习时间为第一次学习之后的3~5星期左右(10%~20%)。
角度三:先考试,再学习:利用无知的潜在价值。
要获得学习与背诵的最佳搭配效果,最恰当的比例是阅读和学习只占30%。也就是在学习时,先花40%的时间来阅读和学习,然后开始凭记忆尽量背诵,这样会提高我们记忆的牢固程度。
其实背诵原本就是是一种对知识的自测,甚至有的时候是对于知识在大脑中的重组,我们背诵的过程其实也是消化与理解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加深记忆的过程。正如我们在学习本部分时,一开篇作者便提出一些小测验,而因为这些小测验重点提出的问题,也可以说我们在后续的阅读时是有备而去,带着问题、目的性去学习,提高了我们学习的效率,让我们的学习记忆更加深刻。
另外,因为测试,我们能发现我们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去改进,通过对错误答案的进一步分析,我们还能学习到更多更广的知识,“纠错”让我们记得更深刻,未来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或者概念时,我们就会多加留意,同时还为这个知识在我们脑海中的停留再次加固。也就是如同书中所说:考试能增加学习时间的价值,带给我们事半功倍的效果。预考还能预先让我们看到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给我们一个机会去思考接下来该怎么搞定这个课题。
“学过之后以考试的形式立即复习,是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的一种很有效的办法,因此应该多多增加考试频率,水平测试和成绩考核等都是学习的辅助手段,我们不应该仅仅将其当作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工具。”——赫伯特·斯皮策(Herbert F. Spitz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