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蒸,是小时候最喜欢吃的家乡美食。
夏季,赶上一个大集,除了买西瓜和冰棍儿,还有一样心心念念的好东西——罐蒸。
罐蒸是荞麦面做成的。记得在集上有个小食摊,卖凉粉和罐蒸。罐蒸是老板在家里蒸好的,都是手掌大小,那样子像是把一个球削下来一小半。在一个大桶里码得整整齐齐的,应该是用小碗做模具做成的。
小时候大概是一两毛钱一碗吧。赶集逛得累了、饿了,就来到小摊前,要一碗罐蒸吃。老板拿出一块罐蒸,麻利地切成薄片放到碗里,然后加上黄瓜丝、木耳丝,撒上各种调料,一碗凉拌罐蒸就好了。自己接过来拌一拌,开吃!

自打工作后就不怎么赶集了,吃罐蒸的机会越来越少。以前一个同事的亲戚家就是卖罐蒸的,我们常常托她给捎过来一些。后来她亲戚年纪大了不做了,就没怎么吃到了。
那天在早市上看到有个卖豆腐的人,在豆腐旁边摆着几包罐蒸,还是以前那样的大小,可是已经是十元两块了。本来想买完菜回来买两块吃的,可回来后发现他竟然已经走了。后来也没有再看到那个人,也没有看到卖罐蒸的。
先生说可以自己试一试啊!我本来想着不会做,可又一想,现在什么食物在网上都能找到做法,怕什么呢?马上到超市买了一包荞麦面粉,说干就干。
搜索了一下做法,其实挺简单的。
我买的500克的荞麦粉,第一次也不知道做的怎么样,就用了大概三分之一的量。把荞麦粉倒入盆中,撒一点盐,然后加水慢慢搅拌成糊状,水加到舀一勺面糊倒下去成一条线就可以了。这里要说两个注意事项:第一是水要少量多次加入,别一下子倒太多水;第二是面粉很细,搅完后会有一些小疙瘩,可以先放置一会儿再搅,疙瘩就没有了。

找两个深盘子或者浅口碗,刷一层油防粘,然后把面糊倒入盘中。
把到好面糊的盘子上锅蒸,水开后再蒸十五分钟后即可(可根据面糊薄厚酌情增减时间)。
等待的时候做个拌汁,我是用蒜末、小米辣、香油、生抽、醋、水调拌的,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麻酱汁等等。再切个黄瓜丝做准备。
停火后把盘子取出来晾凉。一定不要着急把罐蒸取出来,因为热的时候罐蒸是软的,表面有点粘。晾凉后,取出罐蒸,切成薄片或者长条,把黄瓜丝放入,再加上调料汁,一盘美味的凉拌罐蒸就大功告成啦!

记得小时候,大人常说吃罐蒸可以明目,那时候眼睛明亮,视力正常,所以并不关心这个功效,只在意它的美味。现在我只知道荞麦是粗粮,荞麦壳可以做枕芯。今天一查,发现山西、河北、陕西等很多地方也有这个吃法,不过罐蒸是我们这里的叫法,在其他地方它有个有趣的名字“碗托儿”。
荞麦确实是个好东西,也确实含有一种保护视力的元素——芦丁。另外,它还可以降血脂、增加血管弹性、促进新陈代谢、预防糖尿病、止咳平喘,有消炎粮食的美称。
看看,好处这么多,做法又这么简单,自己动手试一试,也吃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