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刘小爱自学Java的第107天。
感谢你的观看,谢谢你。
话不多说,开始今天的学习:
一、分页概述
我们现在在网络上查询数据,通过关键字查询,一次性会查询出很多数据。
比如在浏览器上搜“刘小爱”,会有12万条。
如果要将其一次性地展现出来太困难了,需要浏览器不停地渲染数据才行。
这样对浏览器的损耗也很大。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引入了分页的功能,基本上大家都应该见到过分页的应用:
现在网站一般涉及到查询功能时,都会使用到分页,关于分页其中牵扯到3个重要的参数:
- 当前页面的页码数pageNum。
- 每页展示的数据条数pageSize。
- 每页数据的起始索引startCount。
根据前端能得到的数据为:当前页码数和每页数据条数。
而去数据库中查询需要:数据的起始索引以及每页数据条数。
所以我们要找出其中的规律:
数据库中相关的数据有很多个,假设每页显示的数据为8个,那么
第1页:从索引位为0开始的8条数据。
第2页:从索引位为8开始的8条数据。
第3页:从索引位为16开始的8条数据。
从中我们可以找出其中的规律为:
每页初始索引位=(页码数-1)页面数据量*
使用limt这个关键字即可完成sql语句编写。
思路分析完毕就可以开始编写代码了。
前端发送请求
其中关于静态页面,将数据写死了。这边主要只暂时考虑分页的功能实现。
在每个显示页码的地方绑定一个点击事件,其对应的函数即为getPageData()。
getPageData(pageNum,pageSize):
- pageNum当前页面页码数。
- pageSize当前页面数据条数。
事件绑定成功后,一点击对应的页码数,就会发送请求到服务器:
- 请求对应后台中的RouteServlet。
- 在pageQuery方法中处理该请求。
- 请求中的参数数据为pageNum和pageSize这两个键值对。
二、后台代码编写
1web层
创建一个RouteServlet来接受请求,同时在pageQuery方法中编写具体的代码:
该层代码其实无外乎就是核心三步骤:获取请求数据、调用service层以及响应数据。
请求中有两个键值对数据,通过getParameter()方法分别获取对应的值。
再将它们作为参数,调用service层的方法具体处理。
最后响应处理后的数据。
2service层
①分页数据三大参数
- 当前页面页码数pageNum。
- 当前页面数据条数pageSize。
- 当前页面数据起始索引startCount。
其默认值分别为1,8,0,即第1页的数据就是从0索引位开始查询8条数据。
在最开始也分析过,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startCount=(pageNum-1)*pageSize
不过现在前端有请求参数了,所以跟随请求参数动态变化。
②将字符串数据转换成int类型
请求中的数据是字符串,所以需要将其转化成int,在转换前需要对其做一个非空判断。
使用工具类StringUtils的isNotBlank()方法,可以对字符串做一个非空判断:
该工具类能够判断三种数据:字符串里什么都没有,null,字符串里只有空格。
所以功能更加地强大,也很实用。
③封装数据
从dao层查询数据,返回值为一个route对象集合,将该集合封装到一个map中,
最后再转换成json数据并返回给web层。
3dao层
利用service传来的pageSize和startCount这两个参数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
请求本来是pageNum和pageSize参数。
上述service层主要的作用其实也就是将它们转换成了数据库查询需要的参数。
注意sql语句中的Limt的使用,即从第startCount索引位数据开始,查询pageSize条数据。
三、前端渲染页面
前端在接受到后台响应的数据之后,要将数据处理并渲染到对应的页面标签中:
响应数据是一个集合,既然如此肯定需要遍历数据,使用jQuery的forEach方法遍历数据。
同时在每次遍历时获取对应元素的值,将该值拼接到静态页面中。
最后使用id选择器将拼接后的数据渲染到页面对应的标签中。
最后
因为个人精力和时间受限,分页查询并没有完整地实现,关于前端数据渲染也没详述。
不过实现思路基本上是这么一个思路。
并且我觉得吧,学习很多时候不是为了学某个知识点,对我来说,学习最大的意义在于:
学会如何去学习,以及我有面对一切问题并想办法将其解决的勇气。
谢谢你的观看。
如果可以的话,麻烦帮忙点个赞,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