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诗歌,无与伦比的想象,晨雾,大树,山峦环绕美女,构成冬日清晨江边最美的景象——
冬天的清晨,姑娘行走在河畔江边:晨雾缭绕,宛如轻纱,笼罩姑娘的酮体;大树舒展妖姿,欲揭开姑娘轻纱,与之媲美;山峦露青,不遗余力,挣脱云层束缚,欲与姑娘示爱。
末了,阳光穿透薄雾,照见姑娘窈窕身影,通过路灯投到江面,微风拂过,波光荡漾艳影,泛起璀璨的星河。
这一切唤醒沉睡的姑娘,正在向爱奔去。(①见和读)
②思:
这篇诗歌题目《晨雾谜语》,让人不禁遐想,揣摩晨雾的谜语是什么。这样的谜语让人捉摸不透。
读了诗歌,觉得晨雾给人与自然蒙上一层朦胧美,让身处其中的姑娘覆盖朦胧,让周边的自然——大树,山峦忍不住想要揭开姑娘轻纱,一睹方艳,竞相争美,夺得姑娘芳心。
姑娘也被这样的景象迷惑,沉醉着,是阳光穿透薄雾,揭开谜语,让清晰美艳照射在江面,唤醒沉醉不知归路的姑娘朝着爱的方向奔去。
想来,晨雾是一层谜语,大树与山峦,赋予人物情思,是身处迷雾中猜谜语的“人”,姑娘也是在迷雾中沉醉的人,阳光与爱拨开晨雾,揭开谜语,使人清醒。
③点评与建议:
这首诗歌读来十分优美,有清丽的想象,有唯美的意境,看似写景,实则写人。开头写景,借阳光投影,过渡到人,十分巧妙。
只是有几点,读来感觉有点混乱,有点奇怪的地方,想讲出来,与你探讨。
比如第二段里的“江边的大树,无尽地伸展着婀娜的身姿”这句,大树,一般为男性,此处用伸展婀娜的身姿,感觉奇怪。
第三段里的“对岸的山峦,使出全身力气,露出他山间的青黛,证实着自己的雄伟和高大,像在对姑娘诉说他浓浓的爱意。”
这一段整体感觉比较奇怪。首先“青黛”一词是用来形容女性的,露出青黛,意在证实雄伟和高大,像在诉说爱意,看起来又好像联想不到一块去。
所以,如果第二段若将大树改为柳树,或者其他女性的树,听起来会比较自然。后面“毫无余力地”改为不遗余力地展现她的美是否更好?
或者我们直接不改大树的昵称,我们把大树想象成一个妖娆的男性,把它妖化,如:“江边的大树舒展妖姿,不遗余力地展现他的美,欲揭开姑娘的轻纱 与之媲美”
再来第三段“ 对岸的山峦 使出全身力气,露出他山间的青黛,证实着自己的雄伟和高大,像在对姑娘诉说他浓浓的爱意 ”
我想了一下,改写为“对面的山峦,才露出他少年的青涩,使出全身力气,挣脱云层束缚,最终崭露头角,欲与姑娘证实雄伟与高大。像是赶着告白一般。”
不知如何。
最后第一段与最后意境优美,行文巧妙,暂无可修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