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过七里滩①
一叶舟轻②。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③。鱼翻藻鉴④,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题解】
傅藻《东坡纪年录》:“元丰七年甲子(1084)十二月,同泗州太守游南山,过七里滩,作《行香子》。”王文诰《苏诗总案》卷九:“熙宁六年癸丑(1073)二月,自新城放櫂桐庐过严陵濑作《行香子》词。”朱本卷一:“案词正赋子陵故事,王说较合,从之。下阕疑同时作。”孔《谱》卷十二云:“《行香子》调下注:过七里濑。见《东坡乐府》卷下,有“霜溪冷句,为十月景象不详其年。”苏轼于熙宁六年任杭州通判时曾巡视富阳、新城诸地,词中又写严子陵事,故从王说。
【注释】
①滩:傅本作“濑”。元本无题。)七里滩:《一统志》:“严州府七里濑,一名七里滩,亦名七里泷。在桐庐县严陵山西。”
②韩愈《湘中酬张十一功曹》:“休垂绝徼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
③可朋《赋洞庭》:“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④杜甫《绝句六首》之四:“隔巢黄鸟并,翻藻白鱼跳。”
⑤《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五:“《舆地志》云:桐庐有严陵山,境尤胜丽,夹
岸是锦峰绣岭。”傅注:“罗邺《金陵诗》:‘江山入画图。”辛夤逊诗:‘远岫如屏横碧落。”
⑥虚老:毛本作“空老”。严陵:《后汉书》卷八三《逸民列传》:“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缥,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着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李贤注引顾野王《舆地志》:“七里濑在东阳江下,与严陵濑相接,有严山。桐庐县南有严子陵渔钓处,今山边有石,上平,可坐十人,临水,名为严陵钓坛。”
⑦虚名:傅本、元本作“空名”。此从毛本。韩偓《招隐》:“时人未会严陵志,不钓鲈鱼只钓名。”傅注:“滕白《严陵钓台》诗:‘只将溪畔一竿竹,钓却人间万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