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5

减基层之负 增实干担当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为基层减负,不仅要将力戒形式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还要深度思考如何多点发力,把握好“减”与“不减”的平衡,真正“减”到关键处、“抓”到点子上,让广大基层干部能够轻装上阵,推动基层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减重复,减量不减效。“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人员经常一人对接多条线、多单位,经常疲于应付报表报送、系统填报等工作,忙得焦头烂额。久而久之,他们面对繁琐工作时就没有时间跟精力去实地走、现场看、用心干。要把工作人员从繁杂工作中解放出来,需要做好工作量的“减法”,不干“冤枉活”,不做“无用功”。

减形式,减痕不减实。工作痕迹是工作的客观反映,适当的留痕可以清晰展示工作进度,为上级督查提供事实依据、有章可循。但是痕迹主义过重容易导致工作上的本末倒置,如若简单地只将工作台账叠得厚厚的、内容做得光鲜亮丽的,那么很容易就忽略了基层工作的本质----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解难事。要祛除痕迹主义,就要从实际出发、从实事着手、从实绩考察,将干部在群众心中的“痕迹”作为重要考核标准,把干部从过度留痕中解脱出来。

减束缚,减负不减质。在工作推动落实过程中,要避免层层加码将工作职责压给基层,加大基层的负担,导致基层"胡子眉毛一把抓”。明确职责,关键在于工作有没有超量、超纲、超载压给基层,束缚基层干部的手脚,造成基层“小马拉大车”的困境。“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要划清工作“责任田”,让基层干部的权力与责任相匹配,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从而增加干事热情和办事效率,干好“分内事”,真正做到让担当者担当、让履职者尽职。

总之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力戒形式主义、推动基层减负关键在落实。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因此,我们应该坚定思想、实干担当,创新质效,驰而不息改进工作作风,坚决同形式主义作斗争,踢开阻碍基层干事创业的“绊脚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新时代背景下,政绩观直接关系到生态和社会发展的质量。正确的政绩观是根本指导原则,它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2933cfcb9c55阅读 38评论 0 0
  • 党纪学习常学常新与时俱进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于8月30日召开会议,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审议《关于推进...
    新青年_04cb阅读 135评论 0 0
  • 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担当作为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要将纠治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
    和你偷月亮阅读 78评论 0 0
  • 基层减负要找准“病理”“祛病强身”见实效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为基层减负,目的是...
    85a9bdd28b74阅读 33评论 0 0
  • “三抓三防” 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习近平...
    桃花不换酒啊阅读 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