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晚清中兴第一人、湘军首领、消灭太平天国的功臣、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精神偶像、、、、、、可谓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可是这样的领袖人物求学生涯并不顺利,甚至充满坎坷。
曾国藩本人的资质相当平庸,家族往上追溯到宋朝也没出过一个秀才。他的爷爷曾玉屏年轻时不务正业,整天游手好闲,有一次被人嘲讽后大受刺激,开始专心务农,让曾家从普通人家变成当地小有名气的地主。在封建社会一个家族要真正兴旺光有钱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读书当官的,于是曾玉屏做出了重大决策:让儿子曾麟书,也就是曾国藩的父亲去读书,而且一定要考中。
这对曾麟书来说太难了,考了17次,直到43岁才中了秀才,这过程中所受的精神折磨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体会不到的。曾麟书考上了秀才,曾家的社会地位提升了一些,但是家里还是没有做官的人,所以曾国藩要继续为家族的理想奋斗。
曾国藩开蒙很早,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到了考试的年纪一起考试,考了七次才考上了秀才,可见他资质之平庸。
传说曾国藩小时候有一天晚上在书房背书,一个小偷潜在房上,准备等他背完书睡觉了下去偷东西,结果曾国藩一篇很短的文章迟迟背不下来,小偷在房上等不及,都睡了两觉醒来,曾国藩还在磕磕巴巴的背,小偷实在受不了了,下来说:“就你这么笨,这么简单都背不过,还读什么书,我都背过了。”说完从头到尾给曾国藩背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留下曾国藩原地发愣。
少年时期漫长的学习生涯,屡次考试失利的打击,周围人的嘲笑令曾国藩非常痛苦,特别是第六次,不仅没考上,还被“悬牌批责”,就是文章被列为反面的典型并公示,主考官说他的文章文理欠通,写文章文理通顺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这在当时是非常严重的批评,曾国藩在湖南全省彻底出了名,他痛苦万分,很受打击,但这同时也成为他学习生涯的转折点。
此处对比同时代和曾国藩求学过程相似的另一个人——洪秀全,府试三次没有通过,后大病一场,从此走上了造反之路,曾国藩则痛定思痛,找原因解决学习难题。
曾国藩小时候是父亲曾麟书教学的,父亲的方法是死记硬背,这种方法让他习惯在小处打磨,文章缺乏大局观,所以他开始研究优秀的文章,找自己的不足,改变学习方法,终于在第七次考中了秀才。从此学习的任督二脉被打开,求学之路顺畅了许多,次年就考中举人。
可见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里也可以看出,曾国藩不是那种死脑筋不知变通的人,这在他之后做官,建立湘军的过程中也有体现。
学习的方法对了,思路就打开了,中举四年之后又中进士,后参加朝考,中翰林。从道光二十年到道光二十九年,十年间七次升迁,连跃十级,官至省部级。
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他要求自己养成每天早起、读书、练字、记日记、自省的习惯,而且这些习惯他一生都在坚持。他最推崇的品质是“有恒”,就是做事情可以失败,但是不能放弃,把失败的事情坚持做,直到成功。
“有恒”的品质在之后创建湘军的过程中也有体现,曾国藩以文弱之躯干武将的工作,他的文弱是文人和身体弱,从曾国藩的日记中可以发现,30岁以后他的身体状况是这样的:耳鸣、脾胃不好、牙痛、腹痛、咳痰、吐血、失眠、腰痛、眩晕、眼疾、疝气、肝病、皮肤病、、、、、、在太平军一路北上向清廷进攻的时候八旗军队早已腐朽不堪,绿营军也不堪重用,曾国藩就拖着这样的病体组建湘军,从团练乡勇到成为一支击败太平天国的部队,过程中他解决了筹饷难题、同僚的讥讽甚至陷害、竞争对手的打击、咸丰皇帝的提防,困难重重,以至于让这样有毅力的人三次想要自杀,但是和求学生涯中遇到挫折时一样,都一一被他化解了,成功击败了太平天国,以一己之力为清廷续命。
他一生在逆境中步步前行,他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
努力不一定会让我们成为领袖,但是会让我们在原有的层次上提升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