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生活开了他一个玩笑, 还是他开了生活一个玩笑”, 高加林自己都不知道这显得很可笑。人生命运面前无法摆脱,正如高加林无意之间的 一句宿命论式的语言。结束不幸还是不幸的结束?在作者的叙述中不正是这种模式吗?
因处于不幸中, 在无意中幸运的结束了不幸。但最终还是不幸而结束,说是人生的不幸或许有点过于夸大。高加林不过只有24岁, 才人生刚刚起点的岁数。但因有了致命的政治事件, 或许会因此而一直处于农村。再无施展才华的机会, 但从历史来看他的一生还没有过完, 谁能想象以后有怎样的命运呢?也许不再有向上的机会或是一辈子老死在农村。以高加林的性格来看不太可能。如果社会宽容许多或是文化事业在大众兴起, 他这样的知识分子会好些吧。加林的不幸是爱情的不幸, 就是他自身造成的, 太过于感性。该要感情的时候没有却让自己的野心占据了纯洁的爱。可怜的巧珍做了她的牺牲品, 两次对爱情的游离不定, 在现实面前都不堪一击。
人是为利而生都是为了活的想象的那样好。而抛却最纯洁的东西。个人觉得我们在爱情面前最大的两大因素是地位和话语。黄亚萍是一个代表,她爱着加林, 两人有共同话语, 但原先当家林是农村社员时她选择的是家世好的张克兰,当加林做了宣传干事要果断与克兰断了两年的恋爱关系, 投入到高加林的怀抱。而高加林也有这样的选择。与自己家世相配的巧珍,但心气高了却觉得与巧珍无法沟通。他是个农村人的时候并无这种感觉, 到了镇上工作了也受了其他因素影响, 毅然选择了有话语也能为其提供更大天地的亚萍。那些在爱情中充当炮灰的人,特别是特殊的时代和封闭的农村, 女性无疑是最可怜的。聪明的女人就应该学聪明虽然传统但表面的矜持会解决许多不必要的问题。
作者站在一个全职的角度去叙事,客观是客观, 有时不时用一些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去议论社会生活。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所要表达的东西在人物身上却体现了,何必还跳出来议论一番呢, 现在文本之后就好了。
这无疑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作家的作品, 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司汤达的 《红与黑》, 不知是否 受作家司汤达的作品的影响 ,还是塑造了类似于连形象的人物高加林, 本书中也有提到过于连。或许作者知道那个形象, 也做过深入的研究。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相似之处。
高加林对应于连。于连是先引诱德莱纳夫人被发现后。去而去马蒂尔小姐家当书记官,然后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向上爬的道路不再有意义, 梦想幻灭。自我走向死亡。马蒂尔德捧着爱人于连的头颅举行葬礼时, 不能不说是一种献祭。《人生》和《红与黑》相比, 缺少的东西还是有许多的, 无论从反映的内容主题语言的叙述还是人物的塑造上都有差距。两部都是现实主义的作品读后给人的感觉差距很大。个人觉得《人生》明显感觉是苦吟而出的作品, 而《红与黑》不论结构、语言、象征和反映的社会广度上都超越了《人生》。
如果将《人生》放在特定的写作环境上来看, 却可以理解。作者写于1981年, 民国文革过后不久,社会经济文化恢复不久。作家生活的范围体验和思想上的极限是可以理解的, 能够在这个时期出一部反映灰色知识分子的作品, 也是对当时文学的反叛有一种开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