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以刘怀荣,陈文山,王福群,苗福义四大移民司令为首的上万移民重返库区,这是三门峡库区移民返库规模最大的一次,事先经过精心策划,各级分工,有包括司令,常委班子和各级指挥系统,这次不只是抢收庄稼,抢占房屋,而是着手建立移民新秩序,规划街道,分田到户,规划乡村,打土垒墙,建设新农村,毅然一副高调做事的主人翁姿态。省移民办当然也不会甘于示弱,纠合渭北九县国家力量在渭河滩,黄河滩和移民对峙,面对政府部门力量数万移民不甘示弱以顽强的精神展示了回归故土的决心。就这样一直僵持到1985年春天,事件终于惊动中央,胡启力,田纪云紧急召开会议商议三门峡库区移民安置问题,最后决议终于通过同意将黄河滩渭河滩五十多万亩国有农场,部队农场中的三十万亩划归移民所有,这无疑是在对近十年来移民返库运动的肯定,无疑是在对国家在那个阶段所犯错误的肯定。然而省政府方面此刻却迟迟不肯在广大移民面前损失体面的尊严,故而迟迟不肯通过。然而在二十多万移民心里回归故土已成了定局。
那天的分家在二爷爷的主持下却也公平公正,爷爷和继父在协议书上签字画押,永不后悔。爷爷婆婆赢得了抚养我的权力,在他们心里我就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是他们的希望,尽管他们当时肯定也知道以后的艰辛,那时候他们却义无反顾。
种过地的人都知道“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那个时候化肥很少的,种的庄稼都是农家肥都是有机的。那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个粪堆的,都是一些农家肥和柴草等发酵而成的,分家后继父理所应当地用牛车拉走了那堆肥,也许是时间长了粪堆下面也很肥沃吧继父给门口留下了一个不小的坑。
继父是个很勤快的人,那面废弃的窑洞在他的精心打造下却也井井有条,住过窑洞的人都知道,那是在黄土的崖壁上开挖出来纵向的洞口,洞顶用砖头做成的拱形,由于入深较深却也冬暖夏凉,就是光线不好,最里面用砖头砌成的土炕,那是北方人传统的习惯,冬天里可以在下面生火取暖,然而窑洞只是门口有个门和窗户空气难以形成对流,每每这个时候也会浓烟滚滚,烟熏雾罩。炕前面是做饭的灶台,再就是活动的空间,放着箱子柜子之类的,再出来是给牛留着的空间,刚搬过去的时候条件也是艰苦,好在继父勤劳能干趁着农闲没用多久就在旁边开挖了给牛住宿的地方,又在隔壁开挖了一个用来储藏红薯的窑洞,却是个天然的储物间,红薯可以储存到第二年的初夏。有一年地里种了西瓜在里面也都放了好久,直到七巧节献娘娘时候依然沙甜可口。
从学校放学回来我也经常会绕道去,看看母亲有没有给我做啥好吃的,陪陪二峰玩,他小时候却是非常调皮,经常会惹些乱子,会爬到麦堆上把麦子弄得满地都是,会爬到案头把碗碟弄得粉碎,这个时候总是少不了继父打他,恰巧那时候电影上放吴琼花有句台词是“我是打不死的吴琼花”他也学来了,母亲说他就像吴琼花,她看着二峰挨打心疼就劝说让他承认错误然而他到底都是不会的。
继父后来卖掉了那头牛买了头骡子,他说牛干活太慢了,他也会在空闲的时候把我扶到骡子背上,尽管我怕得胆战心惊生怕掉下来却也高兴地不亦乐乎。他也会教我写字下棋,他会写各种艺术字,能把字写的方方正正也能写成圆形,还有黑体,宋体,空心字,他习惯把本来是一笔的笔画分开两次完成,就像竖弯勾那个勾总不一次完成而是最后反方向的来一点,害得我那个习惯保持了好多年,语文老师都说我写的字宁折不猱。
若是逢年过节或是农闲时节我也会随母亲去外婆家,外婆家很大的院子,门口是几间用茅草搭起的小屋,有五间国家当时给盖的房子,院子里有一颗很高的皂角树,那时候很少有人用洗衣粉洗衣服都是先把皂角用棒槌砸碎然后用热水冲开就可以洗衣服了。在外婆家我依然是蛮横的小霸王,那时候姥姥姥爷都还健在,姥爷高高瘦瘦,却也精干,他为人正直又很有文化,总会说出很多我不懂的道理来,姥姥个子不高有着一双很小的脚,走起路来一摇一晃的小时候也经常学她走路,姥姥总是不緼不怒地说“你这学熊又来了”,旋即把我搂在怀里从老式对襟衣服里掏出来几个花生枣子的。外公为人和善又是经常脸上挂着笑容却也很是贴合他的名字,他很会磨刀,剪之类的,能把菜刀磨得剃头,附近的人都会找他磨刀,修剪刀。外公还有和(huo)绳的手艺,若是农活不忙了便会拿出他那做绳的家什把麻线,烂布条,还有费旧的塑料纸做成各种长短不一的用途各异的绳子,麻绳是用来给牲口们做套行(读hang陕西方言就是牲口驾车耕地吃力的绳子),烂布条做的绳子可以做缰绳用,塑料纸做的吃不了力却也可以在院子里晾晒衣服。外公为人和善有需要的人家会拿来原料让他加工他断然不会收取半点工钱,也会把自己做好的绳子拿去镇上集市去卖换点零花钱补贴家用。那时候他穿的是宽宽大大的衣服,裤子也是很大的裤腰,多出来的折在腰间,再用布条做的腰带是系在上衣上的,腰里挂着一个旱烟袋和一只玉石嘴铝头的烟杆,空闲了他会蹲在地上拿出烟杆装上一锅吧嗒吧嗒地抽上几口,然后翘起脚在脚后跟磕上几下然后重新再装烟,看着外公嘴巴里不时地就会冒烟我觉得新奇,我也会自告奋勇地要求给外公装烟,点火,那时候点火用的是(mei)纸一次性用火柴点着不用的时候吹灭用的时候使劲吹就可以重新着火。有一天晚上趁他不注意我拿起他放在柜盖上的烟袋也学着他的样子装烟,点火,然后我嘴巴里也开始冒出了烟,那时候人们抽的都是没有加工的烟叶,很大的劲也很呛人,等我抽了几口之后却觉得头晕目眩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好像是醉了的样子,又怕外公骂我就不敢出声,后来我是扶着墙才到我和母亲睡觉的房间的。
小时候外婆家有玉米馒头吃,咬在嘴里沙沙的甜甜的,那时候合阳那里是不种玉米的,那是外公骑着自行车从大荔西寨姑奶奶家带回来的。姑奶奶是外公的妹妹她没有子嗣收养了一个儿子,后来就把俊英姨嫁给了他,那年我和母亲去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外公用自行车拖着我那时候要渡过洛河,那时候沙底没有桥,只有一个小渡口,一条小船横在河中,用一条很粗的绳子来回拉着,恰逢那天下着大雨狂风大作,我们的衣服瞬间就湿透了像是落汤鸡,外公推着自行车往船上走,我坐在前面的横梁上,那时候都是泥巴路外公脚下一滑连人带车子差点掉进湍急的河里,我紧紧地抓着自行车头不敢放手,一向性格温和的外公却也火爆起来了用他那粗壮而有力的双手抓着自行车衣架,大声的喊母亲的名字,他自己脚下也是泥泞,他拉着自行车一起滑向河道,自行车早已颠覆,我吓得大哭起来,母亲看到了急忙过来帮忙,好在有惊无险。从那以后外公再没有从那里过河了而是选择远几十里的大路。
每次去外婆家小姨总会是我最好的玩伴,那时候蒲英姨已经出嫁她嫁给我婆婆妹妹家一个叔叔,舅舅忙着上学,那时候他在读高中了,比我们大四五岁的红英姨也总是会欺负她,我要是去了她断然不敢欺负的了,我会向外公外婆那里去告状,也是那时候都宠着我的缘故吧在外婆家我就是个小霸王。
分队的时候外公家分了头毛驴,个子不高也是我们的玩伴,农闲时节早上是要把毛驴牵出来拴在门口晒晒太阳,等傍晚了要牵到槽头吃草,等外公牵毛驴回来时候我却要骑着玩,毛驴怎肯罢休,它已经饥肠辘辘了,径直朝着圏舍走去,外公拉都拉不住,我也被驼着直奔驴圏而去,然而通往驴圏的路上要通过一个在土墙上挖出的土拱门,我若坐在上面那是过不去的,毛驴走的很快我害怕掉下来,两腿紧紧夹着毛驴双手使劲抓住鬃毛,一时我也懵圈了没低头弯腰却是活生生被拦了下来掉在地上开始嚎啕大哭,急坏了外公。
那是我读三年级时候有次去外婆家在灶台前面发现一本书,那是用来引火用的却引起了我的兴趣,那许是舅舅看过的也或是姥爷看过的吧,我翻开来看了看却爱不释手了,那是一本《杨家将》当时只剩下半本了,被那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吸引,看那半本书我用了三个月的空闲时间,不认的的字就去查字典,后来我看过了好多书。
喜欢画画也是一次偶然,有一年老姑家新丽姨来到外婆家,她用粉笔在墙上画的一副涂鸦,那是戏剧里穆桂英的造型,头上插着好多绒线做成的毛球,也许她当时也是在无意之间却给我打开了一扇欢乐之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