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和尚的成佛之路

摘要:极品渣男节操无下限,遁入空门粗鲁不堪遭排挤;历练红尘闹市好藏身,遇见林冲平底起波澜;流落江湖,遇山而富,三山聚义,遇水而兴;重回五台,正果将临,遇腊而执,听潮圆寂。

酒肉和尚就是“花和尚”,但是“花和尚”却不是喝“花酒”的和尚,而是指身上的花绣刺青。宋代流行刺青,尤其是在军中广为盛行,连岳飞都不能免俗,刺了个“精忠报国”。鲁智深是军人出身,身上有纹身很正常,不能理解的是他一个粗犷的汉子居然纹的是花绣图案,想想这个画面感还真是相当的违和。

酒肉和尚的故事要却从一个美女说起,这个美女就是金翠莲,也是书中第一个出场的美女。金翠莲是一个十九岁的花季少女,投亲不遇,流落渭州。肉铺老板郑屠贪图金翠莲的美色,一分钱没花就把她强娶为妾,玩腻之后再把人赶出来。最离谱的是他反过来向对方索要三千贯的典身钱。三千贯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以金翠莲的收入水平,不吃不喝工作一辈子也还不上。郑屠吃干抹净后还要榨取最后的“剩余价值”。可见这个郑屠不仅是个恶霸,还是个节操没有下限的极品渣男。

对于这种渣男,身为正义的化身的鲁达当然不会手软。鲁达解救金翠莲父女脱困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第一,天还没亮他就来到客店,帮助金翠莲父女离开渭州。为了防止店小二赶去拦截,他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第二,鲁达拳打镇关西时,眼看着郑屠没气了,他愣是说人家装死,然后从容退走。这些细节都表明鲁达虽然性急粗鲁,但是粗中有细,而且对于救人的事情是很有耐心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鲁达当然也不例外。这个时候他的身份多少帮了一点小忙。渭州府尹查明案情,不敢擅自抓人,先向渭州经略府请示,因为鲁达的身份是经略府的提辖官。

提辖是地方武官,其职能是“按练军旅,督捕盗贼”。这个官职与现在的武警职能有些相似,和平时期操练部队,遇突发情况督捕暴徒和恐怖分子。经略的全称是经略安抚使。宋仁宗宝元年间,为防西夏骚扰,于沿边诸路置经略安抚使,掌管一路兵民大政,行政级别在州、府之上。

“相公”是民间对有声誉高官的尊称,如“经略相公”、“枢密相公”。这里引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在书中没有登场,但是很多好汉经常提到他的名号,颇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味道。这个人就是老种[chóng]经略相公种师道,还有一个是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书中二人是父子关系,实际上应该是兄弟关系。种师道是北宋名将种世衡的孙子,他在西北边境出任经略安抚使,因抵御西夏有功且年事已高,被尊称为“老种”。这是一个有上将之姿的国之柱石。北宋末年,金兵南下,种师道临危被召进京。当时种师道已老迈高寿,却多有良策奇谋,如果北宋政府采纳他的建议,很有可能扭转乾坤,改变历史。金国使者在宋廷态度强硬,气势嚣张,只有看到种师道才稍微收敛。由此可见,外交从来不是低头求和,敌人只会尊重真正有本事的人。在《宋史》中,种家军比杨家将的名气大,比杨家将的作用大,只不过杨家将走上了舞台,被渲染得出了彩,而种家军却走进了线装书,被文字湮没了。

鲁达逃亡时经过代州雁门县,就是大名鼎鼎的雁门关所在地,这里还有一座了不得的佛教名山——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五台山的住持智真长老是一位真正的高僧,不但慈悲为怀而且佛法精深。他看出鲁达有慧根,日后必成正果,于是收了鲁达做徒弟,赐名智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鲁智深是一个十分粗鲁的人,粗鲁到什么程度呢?随地大小便,这就是鲁智深的日常生活习惯。以他的性格当然无法适应佛门的清规戒律,也不屑于应付职场规则,几个月后就被众僧排挤边缘化。智真长老难违众意,也考虑到鲁智深确实还没开窍,难以适应枯燥的佛门生活,于是打发他下山去历练红尘。临别之际长老赠了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花和尚下山,带着他的独门兵器浑铁水磨禅杖,开启了“升级打怪”模式。所谓水磨禅杖就是用细功夫打磨出来的铁禅杖。禅杖原本是佛门坐禅时用以警睡之具。简单点说就是僧人在入定冥想的时候如果昏昏欲睡,就用一个竹杖敲一下头。我十分好奇,一个竹杖是怎么演变为月牙铲一样的奇门兵器?

闲话少说,且说鲁智深来到青州地面,在桃花村戏打小霸王周通,接着又见到了在渭州失散的李忠。因为嫌弃二人太过悭吝,他偷了银器“滚”下山,好一条莽和尚。李忠和周通这两个人也有意思,一个“打虎将”,一个“小霸王”,没有一个是名副其实的。两个小气的人却相互看对了眼,成为一对好基友。

离开桃花山,继续上路,在瓦罐寺遇到了劲敌——崔道成和丘小乙。这个崔道成把我惊艳到了,面对鲁智深的盘问不假思索、对答如流。当鲁智深问到旁边的妇人时,崔道成随口就编了她的来历,而且有名有姓。这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机智哥”,当然最终也免不了给鲁智深送经验的命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相国寺不在名山,身在闹市却成为一座宝刹,隐隐执佛教之牛耳。其实它对佛教的发扬光大和贡献远远比不上五台山,但是由于近水楼台,获得皇室的支持,成为皇家寺院,发展成为一个庞大而臃肿的机构。大相国寺的和尚也普遍比其他寺庙的和尚过得滋润。书中有详细描写寺中各项职位安排。上等职事:都寺、监寺、提点、院主;中等职事:管藏的藏主,管殿的殿主,管阁的阁主,管化缘的化主,管浴堂的浴主;末等职事:管塔的塔头,管饭的饭头,管茶的茶头,管菜园的菜头,管东厕的净头。看到了吧,连厕所都是一个团队来管理,可见大相国寺到底有多庞大。

智清禅师整日里迎来送往,业务繁忙,估计也没多少时间修行,反正道行比起他的师兄差远了。他也没有智真长老的“火眼金睛”,能看出鲁智深是一尊大佛,所以安排鲁智深去管菜园。鲁智深是个心直口快的人,直接反对说:“我是来当高管的,你让我管菜园是什么道理。”首座是好说歹说,连哄带骗地把鲁智深哄的同意了。我每次看到这里,都想起了西游记。孙悟空接受招安,玉皇大帝与群臣商量给个什么官做,结果也是连哄带骗地让孙悟空做了弼马温,情节是多么的相似。

这个菜园的地理位置很巧妙,它在东京内城的酸枣门外,旁边就是岳庙。这个岳庙当然不是岳王庙,而是东岳庙。这个岳庙发生了很多故事,比如前文中王进逃离东京就是借口去岳庙烧香还愿。也由于这个岳庙,鲁智深和林冲相遇了。菜园的办公地点是在一个退居廨宇内,也就是已经舍弃的政府办公楼。

大相国寺僧人众多,菜园肯定不会小,既要供应寺里僧人食用,一帮泼皮破落户也要靠此为生,所以有一个单独的粪窖是完全有必要的。且不说古代,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粪窖也是随处可见的。那个时候种地都不会用化肥,就用粪窖的肥料,主要是以牛粪为主。很有意思的一个事情,最脏的东西可以种出最好吃的菜,鲜花总是在牛粪上长的格外娇艳。

“遇林而起”,从遇见林冲的一刻起,鲁智深的命运又发生了变化。林冲被高俅陷害获罪,此时一件小事引起鲁智深的怀疑。鲁智深在街上看见酒保来请董超、薛霸,而且听到一句话:“店里有位官人请两位有事面谈。”就是这么一个小细节,鲁智深一路跟随三人到野猪林,关键时刻及时救下林冲。为了保证林冲的安全,一路护送他到沧州。无独有偶,史进因为救人失陷在华州城里,鲁智深知道后单枪匹马、义无反顾的前去救人。这些看似“愚蠢”的行为,梁山好汉中除了拼命三郎石秀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三个人。生活中谁要是有鲁智深这样的朋友,那绝对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

鲁智深救了林冲等于间接得罪了高俅,大相国寺是回不去了,于是再次流落江湖。不久之后他辗转到了青州二龙山,这不是一座普通的山,而是一座可以藏龙卧虎的宝山,也是智真长老口中的“遇山而富”。鲁智深和杨志毫无疑问是两条龙,然而二虎尚且相争,何况二龙乎?老施对此早有安排。首先鲁、杨二人都是关西人,是同乡。然而仅此还不够,这个时候远在济州梁山泊的林冲就发挥了作用。鲁、杨二人与林冲都是旧友,林冲就是两个人结合的纽带,所以林冲的徒弟操刀鬼曹正的出现就恰到好处。二龙山发展的步伐并没有到此结束,一年之后又迎来了一条龙,就是行者武松。鲁、杨二龙得以相安,皆赖林冲遥遥镇压之功。鲁、武二龙又是靠什么维系的呢?这个就是张青、孙二娘夫妇的功劳了,作者写人际关系实在是匠心独具啊。

图片发自简书App

略数一下,鲁智深的朋友还是相当多的,但是他却与武松形成一个组合,俨然是焦不离孟。除了性情相投之外,他们有很多的共同点。比如职业相同,都是半路出家的假和尚,最后却修成正果。他们两个的结局也差不多,征讨方腊结束后一同在杭州六和寺出家,鲁智深是顿悟圆寂,武松是寿终正寝,结局都很圆满。鲁智深上应天孤星,武松上应天伤星,对应的星神也是连在一起,梁山排名分别是第十三位和第十四位。

小小的二龙山却藏了三条龙,就连堂堂五虎上将呼延灼也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本以为山野草寇,还不是摧枯拉朽,手到擒来,没想到个个都是难啃的骨头。三山聚义时,鲁智深与桃花山的李忠以及白虎山的孔明等人一同加入梁山泊,追随宋江左右。这就是“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直裰[duō],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相当高,而且总是伴随着鲁智深出现,所以稍微解释下。这是汉服的一种款式,外衣,长衣,衣长过膝,是直筒的,很方便脱下来。宋朝大多是僧侣穿的,所以鲁智深经常穿这一身。宋江要招安时,鲁智深说了一句话,“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这句话很重要,不仅是鲁智深和众多好汉的心里话,也是作者和全天下百姓的心声。大意是:朝廷上下,奸臣当道,政治黑暗,就好像我穿的直裰一样,已经染黑了,再怎么洗,再怎么杀,也是洗不干净,杀不完的。

鲁智深是个出家人,在梁山既不拉帮结派,也不争权夺利,所以宋江对他还是比较容忍和尊敬的,总是用敬语“吾师”来称呼他。作为仅有的三个宗教信徒之一,他的地位虽然没有公孙胜那么超然,但也是很特殊的一位存在,也只有他敢直接怼宋江,而宋江也对他无可奈何。这就是鲁智深,心中自有一杆秤,不会因为外界的因素改变自己的主见和立场。

征辽结束后,鲁智深向宋江提出要重回五台山。他的理由有两个:一者看望师父,二者求问前程。注意第二个理由很关键,人只有在迷茫和有疑惑的时候才会求问前程,说明鲁智深已经慢慢开窍了,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却又得不到答案。

到了五台山,智真长老第一句话就问:“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这里的“易”是改变,意思是你一去数年,还是像以前一样杀人放火吗?“鲁智深默默无言。”鲁智深一句话也没有说,无言以对。按照他以往的性格,不可能一句话也不说,他的沉默恰恰说明他的心里是有触动和转变的。

临别之际智真老和尚再次发挥特异功能,又赠了四句偈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鲁智深跟随宋江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其中最大的功劳便是活捉方腊。至于在活捉方腊时出现的老僧的真实身份就没必要追究了,这明显是唯心主义的东西,只是用来增加神秘和传奇色彩的。

鲁智深凭借活捉方腊的不世军功完全可以还俗为官,封妻荫子,或者选一个名山宝刹当个住持,光显宗风。可惜此时他已慢慢向四大皆空靠拢,全然没有名利之心。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当时宋江听了这句不吉利的话就不高兴,没想到却真的一语成谶,这个谶正是应在他自己身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征讨方腊结束后,诸将暂时在杭州六和寺休整。梁山好汉的最后一次集合地就在杭州,之后就各奔东西,生死相隔。杭州就是南宋的都城临安,这是不是暗示北宋离灭亡已经不远了?鲁智深在寺中安歇时听见钱塘江潮来临的声音而顿悟,从此诸德圆满,诸恶寂灭。圆寂当然不是简单的死,只有真正高僧的死才能称为圆寂,这是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这是鲁智深在圆寂前写的颂偈。很多人奇怪鲁智深根本不识字啊,怎么还写上诗词了?对此鲁活佛不高兴了,“呸,都过去十一年了,洒家连屠刀都放下了,难道还学不会写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544评论 6 50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43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764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193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1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182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63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17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29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43评论 2 3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22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25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19评论 3 32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71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25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29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14评论 2 35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