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沉吟曰:“汝说我有三罪,欲我如何?”辽曰:“今四面皆曹公之兵,兄若不降,则必死;徒死无益,不若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有此三便,兄宜详之。”公曰:“兄言三便,吾有三约。若丞相能从,我即当卸甲;如其不允,吾宁受三罪而死。”辽曰:“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愿闻三事。”公曰:“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望文远急急回报。”
关羽为什么提出投降3条件?有的投降对自己的名声名誉无任何损害,甚至是有利的,例如弃昏主/恶主而投明主明君,那是弃恶从善,弃暗从明,如张辽弃吕布投降曹操,太史慈弃刘繇投降孙策,袁绍的部将弃袁绍投降曹操,项羽的很多部下后来投降刘邦等等,但是对明主明君的背叛投降敌人,则会留下骂名,所以是否可以投降,是否会有骂名损毁声誉关键看是否是弃恶从善,弃暗投明,大多数人的看法认识是刘备相对曹操更是明主明君,所以关羽不能降曹操,否则关羽名声尽毁了,所以张飞误以为关羽投降曹操后对关羽恩断义绝,要与关羽拼命。
所以关羽认识到这种后果,宁死不屈不能降曹操,所以提出了3条件,其中主要是2条件,即我关谋是降汉降汉献帝,不是降曹操。因为降汉献帝是光明正大的。
但这样表面上仍然是降曹操,只有知道内情的人知道不是,所以仍然让不了解内情的人误解。
张辽应诺,遂上马,回见曹操,先说降汉不降曹之事。操笑曰:“吾为汉相,汉即吾也。此可从之。”辽又言:“二夫人欲请皇叔俸给,并上下人等不许到门。”操曰:“吾于皇叔俸内,更加倍与之。至于严禁内外,乃是家法,又何疑焉!”辽又曰:“但知玄德信息,虽远必往。”操摇首曰:“然则吾养云长何用?此事却难从。”辽曰:“岂不闻豫让众人国士之论乎?刘玄德待云长不过恩厚耳。丞相更施厚恩以结其心,何忧云长之不服也?”操曰:“文远之言甚当,吾愿从此三事。”
曹操答应了关公的3条件,说明了曹操爱才容才。曹操也杀过少数很有才的人,只能说曹操对大多数德才突出的人才能人还是很宽容厚待的。所以他的谋士武将们大多数对他也忠心耿耿。
张辽再往山上回报关公。关公曰:“虽然如此,暂请丞相退军,容我入城见二嫂,告知其事,然后投降。”张辽再回,以此言报曹操。操即传令,退军三十里。荀彧曰:“不可,恐有诈。”操曰:“云长义士,必不失信。”遂引军退。
曹操关公达成了妥协协议,接下来就看双方是否守约履约了。后来的事实证明双方都很守信用履约了。基本上品德优良的人都会有比较好的信用信誉,基本是可以信任信赖的,所以能否借钱给别人,关键看对方品德是否优良,看不清,没有把握,就不能借,如果完全了解对方的品行好坏,能确定对方品德优良,则完全可以借的,完全不用担心对方不还。
刘关张是重情重义(或重情重品德品行)的代表典范,这里的义也可以理解为优良品德品行。这种重情重义超过大多数人的亲兄弟情与义。只重情不重义不行,因为不重义就是不讲是非,可能会没有底线,纵容恶行。只重义不重情也不行,因为会导致冷酷无情,没有兄弟情份。
然而刘关张的重情重义也导致了某种程度的法度废驰,例如刘备对张飞多次违反军令造成重大损失没有惩罚,其他人可以有这种待遇吗?对其他人公平吗?如果都这样,不是将造成法度废驰吗?所以凡事是有利有弊的,需要把握好度,要适度。
同时刘备重义重品行重形象也使他失去了很多重大的好机会,造成重大隐性损失,即机会成本很高,使他显得不智,愚蠢,使诸葛孔明的一些智谋无法施行,让人叹息。二者孰轻孰重?可能对政治家而言,为了大业智慧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