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白杨礼赞》

备课《白杨礼赞》

教材分析:

    《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散文的典范名篇,写于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过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他亲眼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文章借赞美“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揭示了白杨树所象征的当时抗日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抒发了对白杨树由衷的赞美之情。

文章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情感由“单调”转向对白杨树“傲然”耸立的惊叹;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其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其象征意义;最后将白杨树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以“高声赞美白杨树”收束全文。

学情分析:

七年级教材中学习了《短文两篇》,对托物言志的写法已有所了解,但并不是太清楚,而且由于所处时代的隔膜,学生对本文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教学中补充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品味散文优美抒情的语言特色。

  3、培养学生自主读文品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读,齐读,互读等多种朗读法感受白杨树的外形美。

  2、以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感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中华民族质朴、坚强、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重点与难点: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象征写作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教学思路 部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散文单元。 散文以包蕴万千的内容,丰富的哲理、精深的思想、巧妙的语言成为...
    氤氲兰香阅读 8,569评论 1 15
  • 《白杨礼赞》是茅盾先生在1941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是写的。作者曾说:“《白杨礼赞》非取材于一地或一时,乃西北...
    乌鲁木齐李明儒阅读 2,596评论 0 0
  • 老妈都用的app,我,跟着。 如果能把小日子记下来, 何乐而不为呢? 毕竟我这么多奇葩的想法, 找个没人的地方, ...
    小布柠阅读 229评论 1 2
  • 七公子中最被江湖中人浮想联翩的,恐怕就是五公子雪听了这位平素喜欢着红衣的翩翩浊世佳公子,一度在少女心中成为最佳情郎...
    24e2f6668318阅读 247评论 0 0
  • 不知不觉时间就将自己推上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怎么也不愿相信自己一下子迈进了25岁的门槛。和很多80末90初的...
    雨后梦醒阅读 332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