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一个人问答录(18)
(接上)
问:出自于人性本善吧?
答:善的目的何在?
问:为了共同的生存利益吧?
答:生存竞争逻辑并不是共同生存逻辑,共同生存是个体采取的一种策略。所以,善与爱并不是生存逻辑的必然产物,而是出于人主观的精神情感的需要。所以,纯粹意义上的善与爱是与生存竞争格格不入的,它们在生存竞争模式的生活中出现是非常态现象,并不是生存的根本需要。
问:既然不是根本需要,为什么人们对善与爱趋之若鹜,求之不得呢?
答:这其实暴露出一个重大问题,人们从精神情感上特别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爱的亲密关系,但生存竞争逻辑不允许人们一直保持这种爱的亲密关系,这就是尖锐的矛盾。人们奉行的生存理念,并不是人们需要的存在模式,人们十分需要的善与爱的亲密状态并不能在现有的生活模式中实现,这就是人的委屈之处。
问:原来人们千呼万唤爱,正说明人之间缺失爱。
答:因为人的生存关系不会产生爱,所以爱成为外来的稀缺之物,成为可怜的人们的幸运偶遇。人之间爱的亲密关系可望而不可得,可愿而不可达,这真让人哀叹。
问:人们怎不一直保持住爱的亲密关系?
答:能吗?全都在爱还怎么竞争?怎么决出胜利者?爱可以用来战胜他人吗?
问:爱的亲密本质是什么?
答:爱的亲密就是人的感知态,与生存态无关,所以在生存形态中,除了生殖繁衍的亲情关系,找不到爱的理由。在感知态中,爱的亲密是人与人共享感知生活的常态,这是感知原理和感知逻辑决定的,亲密状态是感知的利益造就的,是感知的整体性的运动规律。不亲密才是异常状态,是某个运动环节出故障所致。优胜劣汰是生存生活状态的特性,而亲密无间是感知生活状态的特性。两种特性区别明显,表达着人的两种生活形态。
问:原来我们渴望爱呼唤爱是对于生存逻辑的反抗?
答:人们尚未意识到这一点,但对人与人之间爱与亲密关系的渴望,是人不可遏制的感知需求,而这个需求,在现行的生存逻辑模式下是不可能得到满足的,因为违反了生命利益的竞争原则,即便当下有爱的意识和现象出现,也是转瞬即逝,昙花一现。我们能永远维持着爱吗?
问:你的意思是爱在生存逻辑模式的生活中,不会成为一个恒久的常态,那它会成为感知生活的常态吗?
答:在人类的感知共同体中,当下爱的定义已经失去了意义,人们共享感知、互享感知,已经不是爱与被爱的关系了。人与人亲密无间是感知生活的本质形态,这并非一种外在特征或者是人们的主观行为,这是共享感知生活的利益结构形成的。在人类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里,人们互为生活对象即感知对象。其原则就是:做好自己,感知他人。也就是说,你的感知来源是他人,他人的幸福状态就是你的愉悦。这种新型关系是今人的思维逻辑所不能想象的,这也是人类世界从未有过的人与人的共处关系,是人类关系的终极形态。
问:你的意思是,爱的关系远远不够,人与人共享和互享才是人间情感的极致状态?
答:说得好,人之间的共享和互享状态岂是爱与被爱能够比拟的?当人不再以自我的生命为存在的根据,当人们的感知生活由彼此来相互构成,当存在与感知是所有人的共同利益,当人作为感知体来感知存在的愉悦,人与人的关系是感知共同体的存在保证,也是人间愉悦生活永不枯竭的来源,那个时候,每个人才拥有了真正的幸福。
问:你仿佛在描绘一幅迷人的蓝图,能实现吗?
答:这并非一种设计和幻想,这是感知理念的必然结果,而人与人关系的改变,是人类从生存形态进入感知形态的重要标志。生存逻辑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死结在感知生活中不解自散。至关重要的是,这种改变并不是对人的品德及行为的一种要求,并非是对人性进行严格约束或规范教育的结果,也不是人了悟成仙以后的天使行为。人与人亲密无间是由于生活的性质彻底改变而导致的结构性改变,人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以共同的感知为中心生活,人的日常行为不再是索取而是共同感知生活的组成部分。个人的感知状态是整体生活状态的综合反映,每个人都是感知共同体的显示终端,而每个人又是他人的感知对象,这样的生活构成将每个人联结为一个存在整体。当他人成为你的生活利益而不再是竞争对手的时候,亲密无间不就是生活正常的运行状态吗?
问:人们可能不会否定你指出的这种状态,关键是怎么才能达到这种状态?
答:人人心中都无不向往着这种人间状态,但人人又无不在怀疑实现这种状态的可能性。确实,沿着现行的逻辑模式,依照人们现在的行为方式,仍然持有不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显然不能实现共同的感知社会,也不会扭转人与人因利益竞争而导致的紧张关系,南辕北辙能到达目的地吗?
问:那该怎么办?
答:只能掉头而行。
问:积重难返的人类能掉头而行吗?
答:问题不是难返,更不是不能返,是人们还不知道该返,更不知道要返到哪里去。
问:思想界有一个说法,所有的大思想家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反动派",是吗?
答:是,确定是,中国的老子就是鲜明的反对文明进步的圣人,他主张对人"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老子希望的不是文明的高速发展,而是返回到满足人生存的基本需求状态,并不需要人类是"机关算尽,足智多谋"高智慧群体。柏拉图与卢梭也希望人能回到原始社会的和谐状态里,不需要这样现代化的外部环境。这些大哲们为何都不约而同反对人类高速发展的文明进程?其实答案很简单,人类的文明和文明中的人类的存在状态令人堪忧。(接下)
本书《感知新世界》已在亚马逊、京东上架销售,如需完整了解感知论,进亚马逊、京东搜索:感知新世界,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