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落叶》文集里第 192 片落叶,希望你能喜欢,不为别的,只为这份坚持。
【背景】
今天有同学在跟我讨论自动化测试工具的构思,我给他的建议都是将这个工具产品化的思路,所以整个讨论过程,他总是不断地问我:“工程师也要象产品经理那样考虑东西吗?”
【你问】
工程师也要象产品经理那样考虑东西吗?
【我答】
我们先来着看看产品化思维和工程师思维具体有什么不一样吧。
比如说,一套好的性能测试方案应该包含什么:
工程师思维:有测试计划、测试脚本、测试环境、测试报告,能支撑项目组完成项目当中的性能测试任务即可。
产品化思维:具有指导性的作业文件、测试计划模板、独立的测试数据和测试脚本、分布式测试环境搭建脚本或手册、测试报告和相应的分析模板,能支撑一套完整的性能测试框架迅速落地,快速适应不同的项目,并且能让测试工程师以最小的学习代价完成性能测试任务。
特别是性能测试这个东东,从表层看,既复杂,又庞大,但如果有一份很好的指导性文件,可以让测试人员对照着标准和步骤,去分析需求和分析执行完的结果,也许性能测试对于一般的测试人员来说,就没有那么“高不可攀”了。
比如说,一个给运营人员使用的数据扫描工具应该是什么样的?
工程师思维:一个脚本文件和一个txt日志记录,用户运行脚本文件,执行完毕后,打开日志检查是否有错误结果。
产品化思维:一个 Web 网站,一个执行按钮,用户无需在本地管理一个不知道是否为最新版本的工具,只要访问这个网站,选择你需要用的扫描工具,点击执行按钮即可,等待执行完毕后,查看收到的扫描报告。
所以,学会产品化思维,我觉得很重要,虽然我只是一个工程师。但我认为,产品化思维可以帮我们找到可以有高回报的功能亮点,可以让我们设计出来的工具或方案,更具有可推广性和可落地性,而且可复制性也比较高,便于用户使用。或者说使用的门槛极低。从公司运营角度来说,会带来人力成本的降低,站在公司管理层的角度,你的产物有这一项益处就够了。
我们在平日的工作当中,可以多锻炼自己的这种思维方式。不管是找寻目标,还是在做计划时,都可以把要做的工具或者方案看成一个产品,不仅要考虑这个产品本身的实现技术或者工作量,还要多考虑一下它们作为一个产品,易用性如何?是否能快速实施?是否具有一定的可适配性?用户使用或学习它的成本有多高?后期升级和维护成本大概是多少?
产品的价值预估也很重要,换句话说,就是这个工具或这套方案能够帮客户/用户节省多少的人力成本,这个估值可以帮助你在面临多个选择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看到这,也许你会觉得,怎么工程师做个工具或者设计套方案,要考虑这么多东西,什么值不值得,回报收益,人力成本等等。你是不是觉得这么考虑太功利了,对吗?
那你再想想,自己在平日的工作当中,是不是有 KPI 考核的约束,KPI 考核是不是跟你的工资、奖金、升职挂钩?
如果上述回答是 YES,那我们在设计工具或方案时,把它当作一个产品去考虑思量,除了仔细制定研发计划之外,还要更多地考虑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去研发,如何很好的去推广和运营它,以此来获取丰厚的回报,是不是也就无可厚非了,对吗?
《测试路上你问我答》里的 Q&A 50,如果是你要的,甚好!如果不是,你问,我答!
作者简介:14 年测试 + 11 年项目管理 + 11 年团队管理 = 一个测试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