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雪的窝
“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精子赛跑。”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开篇,就用主角之一法罕的独白营造出了学业重压的氛围。
这种紧张、高压的状态,是国内大多数学子也曾经深刻感受过的。影片中的五个人,各自代表着一个类型的人群,我们总能在自己的学业生涯中对号入座,找到似曾相似之处。
1.
作为印度的著名学府帝国工程大学的大一新生,法罕本该引以为傲,但他的梦想却是成为一名野外摄影师。父母殷切的期望让他只敢将梦想深埋心底,每天郁郁寡欢的维持学业。
家境清寒的拉加身负来自家庭的重压,全家人都在渴望依靠拉加顺利毕业、找到工作改善难以维系的生存状态。因此他每天畏首畏尾,早晚都要求神告佛以期自己考试通过。
与众不同的兰彻成绩优异,热爱所学。敢于公然顶撞院长,质疑其教学方式,打破墨守成规的传统教育理念,坚持活学活用、快乐学习。
但这一切遭到了绰号“消音器”的查尔图的妒忌与不满,和兰彻立下十年堵约,比比谁来日获得更高成就。
影片中的院长绰号“病毒”,不断给学生营造压力,讽刺羞辱后进生,用名次顺序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用勒令退学恐吓学生,同时给学生洗脑,将分数高低、毕业证对人生的影响过度神圣化。
院长的教育方式,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育”。不问兴趣所在、不问需求与否,采用硬性灌输的方式,求得速成。只以名次高分为目标,对摄取知识毫无敬畏之心。
填鸭式教育,急功近利的背后是被剥离了乐趣的人生。
2.
不以名次论英雄,不以分数论成败。
曾有一则“生活能力极度欠缺,天才少年辍学中科院”的新闻轰动一时。
引发话题的少年名为严永明,八岁上初中,十三岁进入重点大学一鸣惊人,十七岁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却在二十岁因为及其欠缺自理能力与正常的社交能力,无奈被劝退。
“学习上的天才,生活中的弱智”,教授过严永明的老师们如是评价他。严永明的确在儿时就展现出极强的造诣,两岁便在母亲的教育下认识一千多字。严母自从发现儿子天资过人,便投注全部心血用于辅导孩子学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严母赋予孩子的人生信条。
严母为了儿子能将所有精力全部用于读书,包揽了所有的日常琐事,甚至细化到给孩子喂饭、洗脚。任何社交活动,像与老师下棋,和朋友聊天,在严母的眼里,都是浪费时间、耽误功课。长期下来,严永明越发孤僻、性格怪异,无法与人正常沟通,不敢直视他人,行为举止、礼节处事都不被人理解。更严重的是,他甚至不具备是非判断力,因为好奇拨打火警电话,利用自学编程盗取他人密码......一系列“恶作剧”最终自食其果,被学校取消硕博连读,肄业回家。
很难想象,高分低能的严永明在中断学术后,该如何存活下去。
人是多面的、立体的。分数、成绩,只是其中的一个角度,并不能概括全部。高分低能大有人在,低分高能照样活出自我。
尤记得曾被非诚勿扰舞台上的某位男嘉宾的经历打动。只有初中学历的男嘉宾,因为家境贫寒早早辍学,为了供弟、妹继续学业,每天打几份工。一直持续到弟弟妹妹大学毕业。之后,自己创业盘下一个猪肉铺,做点小生意。用赚来的钱又给家人买了房,并再次资助家人创业。当时,年近三十的小伙已经凭借自己勤劳肯干的个性,在县城里开了三家肉铺,并为自己和家人都各自买了车与房。学历不高,却一样能活的体面富足。
成功的方式各有各的途径。学历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人生。
就像王晓春的《跳出教育看教育》中写的:“不要再一味地引导学生当考试状元了。对于想高于他人的冲动,我们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精神境界也好,利他也好,都不要刻意将其推向极端,以免出现假大空那种矫情地拔高自己的事情。我们的德育,把握这样的原则和分寸,可能比较好。”
3.
只求提升应试能力,不延伸新思路、搁置兴趣爱好,势必变成一只只会应付考试的机器。失去的是昨日的激情与创新的精神。
就拿我自己来说,高中三年,班主任反复给我们强调:现在的二十分,代表着不同级别的大学,而不同的大学,又意味着你们将来不同阶级的人生!
而现实呢?高考并没有定义整个人生。我中学时代那个喜欢文学的女同学,总在课余时间背着老师看一些课外书,但像长篇小说、人物传记这类体裁并不是辅导高考的老师们推荐的阅读范围,他们更希望我们能用较少的时间就获得更多的作文素材。后来,我的那位女同学虽然只考上了二本,却在大学后不断精进自己,一路拿奖学金、考研、留学读博。
数年后,我们那帮“特尖班”的同窗再聚首,也不由地感慨,并没有体会到当初的二十分带给我们的“阶级”差别,反而会后悔青葱岁月没有没有多结交几位挚友,多培养一些特长兴趣。毕竟,真正进入社会才发现,良好的沟通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远比考试能力更利于解决问题、晋级升职。
4.
作为曾经一度迷信“分数决定人生”这一谬论的我,尚有机会真正走入职场,体会人间世事,琢磨生存法则。但不是每一个受教育的个体,都有机会反思与弥补自己的不足。当填鸭式教育、分数论、证书论,带来的压力不堪重负时,摧毁的不只是心灵,更有可能是年轻的生命。
电影三傻当中的院长之子,在连续考了三年之后,终于考上了父亲期待的工程学院。但就在入学前期,他却选择从火车上跳下,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影片借女主角之口,控诉院长:“为什么不问问他是否想要成为工程师?为什么不问问他真正喜欢什么?”
教育不是制造出千篇一律、精准无误的会背书算题机器,而是培养出不同的个体,有着独立的思考能力,带着批判性的思维,用既往的知识解决现有的问题,并不断开拓创新。
5.
有观众如是评价兰彻:“像兰彻这样的神人只能存在于电影中,我们都知道他的思维是对的,但能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做到他这样谈何容易。”
也许电影中对于兰彻发明创造的效率确实夸张了点,但他成功的方式却是每个人都可以效仿的。
“明白我为什么总是拿第一名吗?因为我喜欢机械。”兰彻如此简单的解释自己。因为热爱,他会废寝忘食地做科研,会主动将知识用于实践。知识于他不是谋求金钱权位的手段,追寻知识的过程就是获得乐趣的途径。
填鸭式教育,只会千人一面;寓教于乐,才造就多元人才。
当下有个热门的词——斜杠青年,主业之余将兴趣特长发展为副业。有些人,副业的收入甚至赶超主业,逐步转型,将兴趣彻底发展为长期奋斗的事业。
有热情、有勇气,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将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这样的人生,才叫稳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