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城镇的炎热,让我不由的想起了在故乡漫步于溪流中的清爽。那种清爽是那般的随意和舒畅,只是想想就让我告别了城市生活的繁重和喧嚣。
除却那份久违的清爽,最令我难忘的就是在炎炎夏日里,拿着盆罐在小河里捉小鱼了。
小鱼虽小,可它却很聪明,只要我轻轻一碰它居住的石头,只一闪它就躲到别处去了。也正是因为它的聪明和利索,才让我觉得很有玩头。
每年夏天,只要天气晴朗,我总会穿上凉鞋,卷起裤腿,去河里溜达。随手折一根树枝,便成了我捉鱼的武器,然后拿着盆和罐来到河里,找准小鱼儿的老巢,便下手了。我在巢的一头用树枝赶它出门,然后在另一头用盆守着,当它们被赶进盆里时,立马将盆抬起,只要反应快,很少有能逃的掉的。
鱼儿捉来并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玩,它们只是常见的小草鱼,太小,没有嚼头。我往往都是在河里忙活一下午,待阳光西沉,感觉不到灼热,才会收工回家。鱼捉的多少并不重要,我们只挑最大的,剩下的会让它们重返家园。
我们会把那条最大的装进瓶子里,带回家里,放在显眼的窗台上,然后每天用馒头屑好生伺候着,并且每天都要换两次水。可奇怪的是,尽管我尽心伺候着,它却总是不领情,给它的馒头屑依旧在瓶子里漂浮着。我以为是它们不吃馒头,便去问了爸爸,爸爸说,"钓鱼的时候经常会用蚯蚓,它们也许喜欢吃那玩意。"我按照爸爸说的,在园子里挖了一条蚯蚓,处理好丢给了它,却依然不合它的口味。一周后,它就死了,翻着白肚皮,在水面上飘着一定也不动。那时的我还年幼,对它的死并不易为意。
这些年,我为了学业,由乡村到城镇,然后再由城镇到乡村,辗转不停地漂泊了很多次。这种漂泊的感觉让我十分难受,每次回到故乡,玩到开学,总是极不愿去城镇的,可父母逼着,怎么也由不得自己。
前些年还好一些,每次长假总会回故乡一趟,虽然待的不久,但内心却是欣慰的。如今却不同了,自从上了高中,就总是住在城镇里,我想回去看看,爸妈一直不肯,让我专心学习,迎接高考。一方水养育一方人,从那时起,我就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漂泊异方的游子了。
直至现在,我已经有七年没回过故乡了,不知故乡是否依旧山清水秀?也不知那些小鱼是否因为环境的污染已经绝迹?也不知同乡的叔叔阿姨们是否安好?
想想现在的自己,感觉就像是自己当初喂养的那条小鱼,唯一不同的是我没有那么大的决心和勇气,用绝食的方法来满足那种深深的思念。我祝愿它和它的亲人能够在另一个世界相遇,即使那里会没有明媚的阳光,没有坚固的石头做成的小巢。
我们同属于平凡的生命,在一个呼吸间就会逝去生命。它的一生却太短暂了,我捉它的那天它还没有给父母亲人告别,还没有好好体会家的温暖,还没有好好体会过阳光的温暖。
当我把它关进了瓶子里时,它日日都承受着生命的煎熬,即使很想出去,很想见见亲人和朋友,可它的小脑袋不够硬,装不开厚玻璃;它也想过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停止这痛苦的煎熬,可它没有手,也没有脚,只能等着活活饿死了。
四月的天依旧炎热异常,故乡的清凉依旧让我十分向往,可不知此生还会漂泊多久,漂泊至何方,是否还有机会回到故乡,或许回乡也只是梦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