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有多么大的绝望才会带着快出世的宝宝爬上窗台从五楼跳下?
当时的心理状态,到底是绝望到了何种地步,让人不寒而栗。
如果一个人想活,就算承受再大的痛苦,她也会熬住,可是一旦心死,对于生活的一点念想都被宣判为不可能,人的心死了就没有什么是可以来挽回的。
再大的痛苦也比不过心死,她是对自己的家人是彻底寒心,才会在心中升起这死的念头。
你们能想象一个人彻底的绝望那种感觉吗?就像周围一片漆黑,那些曾经照亮你生活的明灯都熄灭了,再也感受不到光和热了,生活就像跌进了无尽深渊,剩下的只有彻骨的寒冷!
夺走他她生命的不是临产时的阵痛,而是内心的绝望!
能让我们真正寒心的只有我们爱着的人,那些不在乎的人的伤害也只是表面的,不具杀伤力的。
2.
如果刚开始重视产妇的诉求,不因为顺产对胎儿有好处,而直接选择剖腹产,事情不就简单了吗?
这个悲剧的梗就是公公婆婆要求的顺产和产妇难以承受的痛苦之间的矛盾,他们只想到未出世的孩子,怎么对孙子好就怎么来,有谁能替产妇考虑一下,她现在的痛苦是何种程度,真的就只能是忍一忍吗?
那可是一个人,不是一块木头,一个产妇在分娩时的痛苦,那可是最高级别的痛苦,是普通人想方设法都注定无法真切体会到的。
在这种痛苦之下内心是极其脆弱的,就是在这样的时刻,她的诉求还是得不到应允,这种被拒绝、被抛弃的打击才是毁灭性的。
在大多数婆婆的眼里,儿媳妇生孩子给家里延续香火是第一要务,然后就是照料丈夫操持家务,你过得好不好不重要。如果做不好这些事,就开始在心里就琢磨着大不了让儿子再娶一个,从来不会真的把儿媳妇当做是这家庭的一名成员,始终像个外人一样来对待。
这场悲剧中的产妇之前到这个公婆家估计待遇也不会好吧,要不然怎么会那么轻松就会走上跳楼自杀的那一步。
如果公公婆婆可以深明大义,这种一尸两命的惨剧应该不会发生的,不知道这件事发生了,她的丈夫、公公、婆婆晚上会不会睡得安稳,会不会悔恨当时自己的做法,良心会遭到谴责。
好多时候,丈夫在在妻子和母亲发生矛盾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的听从母亲的指教,因为他们从小就是听着母亲的教诲长大早已经听习惯了,在儿子眼里,母亲的做法都是自有其道理的,就算有什么想法,也只能咽在肚子里,嘴上不敢说。
3.
婆婆善良,儿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婆婆自私,儿子也不会是个善茬儿,有其母,必有其子。
古代有孟母三迁,孟子的大成就绝对离不开母亲的教导。
宋朝忠将岳飞为国尽忠,成为民族大英雄,也是因为母亲在其背上刺字“精忠报国”,他才会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报效朝廷,保家卫国,流芳百世。
所以儿子就是母亲的作品,要想找到一个好老公,必须要找到一个好婆婆,好婆婆更是一个家庭的缩影,婆婆也就是这个家庭的一面镜子,嫁到丈夫家的命运如何终究在于婆婆的品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