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杜牧

初次了解杜牧是是通过他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山行》而知道他的名字的。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这样形容杜牧:牧美容姿,好歌舞,风情颇张,不能自遏。

历代读者每每谈起杜牧,总免不了谈谈他的风流韵事,然后给他下个“风流贵公子”的断语。

殊不知,他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里,有着多少无奈与自嘲;殊不知,风流贵公子杜牧,也曾是个心怀理想的少年。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

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

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投胎小能手杜牧降生于长安城中心安仁坊的杜氏宅第中。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京兆杜氏是魏晋以来数百年之高门氏族。而杜牧的祖父杜佑,更是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的宰相,在宪宗一朝尤受荣宠。

杜佑生平勤勉好学,虽位极将相,手不释卷。公事之余,历时三十六年,撰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政书《通典》,共二百卷。

杜牧从小就以祖父杜佑为偶像,立下经国治世之志。

生于这样的书香门第、富贵人家,杜牧非常自豪。在《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中,他不夸耀万贯家财,而以“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为荣。

《上宰相求湖州第二启》

某幼孤贫,安仁旧第置于开元末,

某有屋三十间而已。

去元和末,酬偿息钱,

为他人有,因此移去。

八年中凡十徙其居,

奴婢寒饿,衰老者死,

少壮者当面逃去,不能呵制。

杜牧赢在了起跑线上,却在中途掉了队。十岁那年,祖父杜佑因病去世;十五岁那年,体弱多病的父亲也撒手人寰。

杜牧的父亲是杜佑的季子,生平没做过大官,又早丧,因而所留遗产只有房屋三十间。

父亲去世后,杜牧与弟弟卖屋偿债,居无定所,八年中搬了十次家。又因年幼,不善管理家务,生计不裕,奴婢尽散。

几十年后,在《上宰相求湖州第二启》中,杜牧自述少年时代的境况,仍语带惨然。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生计不裕,恐怕也比普通人家好很多。但少年大多敏感而脆弱,尤其杜牧这样早慧。

他的心酸,不仅因为经济的窘迫,更是因为在这变故中,所饱尝的人间冷暖。

《感怀诗》


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

请数系虏事,谁其为我听?

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

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

世事沧桑,但杜牧从未忘记过自己的理想。

他孜孜不怠,关心时事。宝历年间,敬宗大起宫室,沉溺声色,年仅二十三岁的杜牧作《阿房宫赋》,假借秦事以讽之,文辞优美,立意高远,尤其结尾: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更是振聋发聩,给昏聩的晚唐统治者敲响一记警钟。

此后,他又作《上昭义刘司徒书》规讽恃功抗命、反侧叛乱的藩镇;作《同州澄城县户工仓尉厅壁记》悲叹法令隳弛、豪强扰民;作《感怀诗》感叹边防空虚、民生凋敝……

但此时,他只是一介平民,一腔热血、满怀抱负有谁听?只能“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l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金榜题名是所有考生的梦想。

唐大和二年(公元828年),东都洛阳春寒料峭的二月,天还没亮,礼部贡院的东墙外已站满了进士考生。

他们叽叽喳喳,交换着各种小道消息,忐忑地等待着放榜的那一刻。清晨,金榜终于张贴出来了。他们你争我抢,焦急地在榜上寻找自己的名字。

及第者欣喜若狂,落榜者悻悻而归。在一派悲喜狂乱中,杜牧长身玉立,静静看榜。

在唐代,进士考试不糊名,主考官录取进士会参考考生的声望才德,有名望的公卿贤达也可在考前公开推举。

杜牧素来关心时事,论政谈兵卓有见地。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有一次,太学博士吴武陵看到一些学生“扬眉扺掌”、情绪激昂地讨论一篇文章,走近一看,原来是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

他看过后,感叹杜牧有“王佐之才”,于是向主考官礼部侍郎崔郾力荐,为杜牧争取到了第五名。

在唐代贡举诸科中,以进士科最受重视,也最难考取,因而有“五十少进士”之说。杜牧进士及第,年仅二十六岁。

金榜题名是实现政治抱负的敲门砖,杜牧意气风发,写了首《及第后寄长安故人》,报告喜讯。

《罪言》

国家大事,牧不当官,

言之实有罪,故作《罪言》。

命运的残忍在于,他总是给你一点希望,又旋即剥夺。

杜牧自小立下经国治世之志,生平自负有经纬才略,以第五名进士及第后,他准备大展宏图。

然而,在长安当了半年管理典籍的小官后,他就被派到了地方做幕僚。平日的工作主要是陪领导宴游唱和,顺带着,处理点公文。

郁郁不得志,杜牧仍放不下理想。大和八年(公元834年),河北三镇桀骜,朝廷姑息,杜牧作《罪言》,陈述削平河北三镇的策略。

《罪言》之后,又作《原十六卫》《战论》《守论》三篇,皆结合时局,论唐代藩镇问题及用兵方略,见解深刻,切中要害。

北宋司马光修总结历史经验,供统治者借鉴的《资治通鉴》时,皆摘要采录,可见其文章之价值。

杜牧心存一丝希望,或许,在江河日下的晚唐,有人会听到他的声音。然而,他虽有相才,却生不逢时,宦官专权、朋党纷争,他的希望终究落空。

从二十六岁到三十七岁,杜牧辗转江西、宣州、淮南做幕僚,一做就是十一年。

《遣怀》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身为贵公子,素来言行疏旷、不拘小节,加之怀才不遇,常借酒浇愁,流连歌台舞榭。

野史笔记中,有关杜牧的风流韵事虽大多附会之言,不可凭信,但他风流放纵,唱和宴游也是事实。

多年以后,他回顾这段幕僚生涯,写道:

“某比于流辈,疏阔慵怠,不知趋向。唯好读书,多忘;为文,格卑。十年为幕府吏,每促束于簿书宴游间。”其间怏怏难平溢于言表。

幕僚生涯结束后,杜牧也曾当过几年京官。但他为人“刚直有奇节”,且曾与“牛党”首领牛僧孺走得很近,因而不得当政的“李党”首领李德裕的欢心。

没多久,他就被外放到偏远的黄州当刺史,然后又迁池州与睦州,做了七年地方官。

四十六岁那年,杜牧在给吏部尚书高元裕的信中诉苦:

“三守僻左,七换星霜,拘挛莫伸,抑郁谁诉?每遇时移节换,家远身孤,吊影自伤,向隅独泣。”他想回长安。

大中六年(公元852年),杜牧拜中书舍人。此时他疾病缠身,自知大限将至,便自撰墓志铭。

墓志铭中,他对扬州那段放浪形骸的岁月只字不提。此后闭门在家,搜罗生平诗文,对火焚之,仅留下十之二三。

这年十一月,杜牧病卒于长安安仁坊宅中,时年五十岁。

《杜司勋》

李商隐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杜牧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人评其诗风不似杜甫那样沉郁顿挫,却多了李白的豪放洒脱。

其实,杜牧牢落不偶,外示旷达,内含愤慨,他的诗句里,大多隐藏着难言的悲哀。

他曾写过一首《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的一生,便如那秋天的小扇、孤单的宫女,不合时宜,寂寞,寥落,失意。

同时代的文人中,李商隐与杜牧为穷途知己,同病相怜。

他最懂得杜牧放浪形骸下的忧伤与黯然,最懂得“赢得青楼薄幸名”里的自嘲与无奈,因而他感叹,“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一千多年过去了,“风流贵公子”依然是杜牧最响亮的头衔。

他若泉下有知,或许会无奈一笑吧,说,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或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110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443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474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881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902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698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18评论 3 41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32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796评论 1 31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968评论 3 33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10评论 1 35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92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55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30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348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047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少年成名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这是杜牧二十六岁考中进...
    火烧风阅读 2,817评论 0 18
  • 生活,到底是什么。。 爸爸因为手机上的浏览器重复让他安装,大骂脏话。我生气又害怕,听见妈妈让我过去帮他弄,还一边数...
    阿億阅读 269评论 0 0
  • 从地理格局上分析来源,从青藏高原开始由西到东下降,长江黄河奔流到海。 若要从人文角度分析来源,西周的何尊上的“宅兹...
    晓说娟绘阅读 444评论 0 0
  • 有些人 之前再熟悉 现在也没联系 不熟到可以删掉 可以一碰面就装作不认识 用手机装饰成高傲的面具
    阿哈姐姐阅读 101评论 0 1
  • 全文 572 字 | 建议阅读 1 分钟文 | mickjoust 这几天,新的计划已经在慢慢展开中,发现了一个问...
    三风mickjoust阅读 1,153评论 0 26